自由的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2章 辛弃疾论南宋兴衰与文气之道,混沌邪神:开局执掌诸天聊天群,自由的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辛弃疾语气悠远,带着深沉的追忆与愤懑:“老朽确实怀念当年金戈铁马的岁月。然而,皇帝是如何对待老朽的?满朝文武大臣又是如何对待老朽的?”

他继续道:“不错,老朽恨这南宋,恨这满朝昏聩无能的大臣!昔日报国的满腔热忱,早已消散殆尽。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令老朽不知该如何面对这朝廷,如何面对这些大臣。”

即便自知所剩寿命无多,辛弃疾也清楚,若他愿意,仍可拼尽性命,与金贼死战一场。

但他不愿如此。令他感到好奇的是,眼前的贾似道,何以有勇气直面他这位曾遭朝廷冷落的老者?又何以有底气说出“为了南宋黎民百姓”这样的话?

“黎民百姓是汉人,难道我们这些起义将领就不是汉人么?”辛弃疾内心激荡。他本立志报国,收复失地,驱逐金贼。可朝廷的皇帝与大臣们又是如何回应他们的?

议和,与金贼媾和,随后将他们这些武将或杀戮,或驱逐。每当辛弃疾忆起当年的兄弟手足,如今只剩他一人隐居终老,便悔恨交加。

“仙人?难道你是……”贾似道听到老者的质问,惊愕地起身后退数步,语气震惊。他深知,在南宋旧日的武将中,唯有一人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其余皆已遭屠戮。

联想到此前天地异象发生时伴随的诗句,贾似道心中隐约有了答案——辛弃疾!史书所载的爱国词人,少年时立志报国,曾于战场厮杀,仅率数百骑便敢冲击金军数万大营的猛将!

那一战之后,南宋便与金国议和。随后,新皇之父以“莫须有”之罪,将起义武将们大肆屠戮。辛弃疾则因其岳父的庇护,仅被驱逐出朝堂。

中年时,辛弃疾不甘归隐,屡次上书请战,却尽数被驳回。如此反复数十次后,他终于心灰意冷,寄情于山水之间。

贾似道回忆着辛弃疾的过往,虽对眼前老者若真是辛弃疾,其“文气之道”修炼之法从何而来感到不解,但观其气度,仍带着敬意说出了那个令人钦佩的名字:

“辛弃疾。”

“不错,有劳权相还知晓老朽的名讳。”辛弃疾淡然一笑,目光落在贾似道身上。这位权倾朝野的南宋权相,手握全国兵权,甚至将当今皇帝囚禁于临安皇宫,使其政令不出宫门。

辛弃疾云游四方,所闻权相贾似道的种种“事迹”,可谓罄竹难书,堪比秦二世时的赵高。

“不知辛弃疾老先生当面,贾似道失礼了。”贾似道郑重行礼,态度恭敬。他预感到此行目的恐怕难以达成。面对腐朽的朝廷,这位辛弃疾老先生心中的忠诚与怨恨,恐怕同样深重。

“无妨。老朽不过一介山野村夫,权相此行的打算,只怕要落空了。”辛弃疾缓缓道,“多年以来,老朽始终不解,南宋何以连直面金贼的勇气都丧失殆尽。直至近来,方才明悟其中缘由。”

他语重心长:“‘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国家方能强盛。反之,亦然。南宋的皇帝与大臣们,只知沉溺享乐。这样的南宋,值得老朽去救么?”

“文气之道,并非长生之术,其意义在于让文人书生掌握属于自己的力量。这,便是老朽留给南宋黎民百姓的一线生机。”辛弃疾阐明了他的用意,“待得有文人修炼大成之日,金贼、异族,皆再难侵扰南宋。”

他话锋一转,带着预见性的苍凉:“然,到得那时,南宋是否还是南宋,便非老朽所能知晓了。因果循环,一切为因,一切为果。老朽仅余数年寿数,已无缘得见彼时景象。”

辛弃疾直视贾似道:“世人皆传权相你位高权重,意欲颠覆南宋。但老朽深知,南宋之存亡,实系于你一身。你在,南宋或可苟存;你亡,南宋顷刻间便将崩塌覆灭。”

“无论老朽与南宋皇帝、大臣有何等恩怨,皆与你贾似道无关,亦与这南宋的黎民百姓无关。”辛弃疾划清了界限,并点明关键,“文气之道,修的是胸中浩然正气。你杂念过重,心绪不纯,无法修炼此道。”

他最后提出建议:“今后,老朽将继续云游,广传文气之道修炼之法。你若真有救世之心,不若招揽那些修炼有成的文人书生。或许,藉此可实现你的图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龙归故乡

莫龙心

反派系统:不舔女主后,她却急了

彤庆生

消费返利,包养越多赚越多!

快乐的钉子

火影木叶雇佣兵,开局顶上战争

卡卡罗特10030

大婚变流放,一路吃香喝辣

叫我阿沫沫

训练家?不,是雷奥尼克斯!

池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