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战国粮商囤灾图,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阴毒的是“米蠹计”。吕不韦派人往别家粮仓偷撒米象虫卵,待竞争对手的粟米蛀空,他再以“救市”之名低价收购。这般手段,连《三十六计》都未收录,却暗合《商君书》所言:“国贫而务战,毒生于敌。”他将兵法化入商道,把灾祸变成收割的镰刀。

蛛丝马迹

智者总能从细节窥破阴谋。

大梁城西的稷下学宫里,慎到正对着竹简蹙眉。这位法家鼻祖发现蹊跷:吕氏粮铺每逢朔望便大量购入草席,而草席正是制作粮囤的必需之物。“春购蓑衣,夏囤草席,此乃《计然之策》所载的旱涝预兆!”他猛然惊觉,吕不韦早在三年前便预判了这场灾荒。

更可疑的是吕家商队的行踪。慎到门客跟踪发现,这些车队总在黄河渡口与官仓吏卒密谈。《管子·轻重篇》有云:“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此刻他才明白,所谓天灾,实则是“人祸借天威”——吕不韦早已织就一张勾结官吏、操纵市价的巨网。

破茧刀

斩断食利者的网,需用非常之道。

慎到连夜求见魏惠王,献上的不是奏章,而是一袋蛀空粟米:“吕氏以虫蠹之术毁人粮仓,此乃《周礼》所载‘五害’之首!”又呈上草席购销账册:“观其所囤之物,可知其谋三年矣。”魏王大怒,却碍于吕氏财力不敢妄动。

慎到再出奇招。他让弟子假扮游侠,在吕氏粥棚旁开起“义舍”:借粮只收两成利息,还贷可用劳役抵偿。不过旬月,吕氏门前冷落车马稀。这招“以义破利”,正是《道德经》“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绝妙运用。吕不韦见势不妙,连夜将半数存粮运往赵国——却不知慎到早派人在边境散播“赵人投毒”的谣言,让这批粮最终烂在了路上。

黄粱梦碎

食利者的结局,总逃不过因果轮回。

三年后,吕不韦在咸阳街头遇见昔日大梁饥民。那人已成蒙骜帐下百夫长,冷笑道:“当年你让我用儿子抵债,如今他在长平战场被秦人斩首!”吕不韦默然,想起《战国策》中田忌的结局——昔日靠赛马阴谋得势,最终却流亡楚国。

他的粮仓终究空了。那些涂着盐卤的陶罐在岁月里碎裂,粟米化作飞灰,宛如《庄子》所言:“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而慎到在《慎子》中写下的警句,至今仍在乱世回响:“狡兔得而猎犬烹,敌国灭而谋臣亡。”

灾星本是贪狼化,粟米堆成白骨山。

莫道商贾通天术,黄粱未熟梦已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良少年

知否

百世飞升

白眉罗汉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路过的假面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背手装逼13抬手打脸

君恩如梦

满刺霸王龙

股市搬运工

短耳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