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战国粮商囤灾图,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陶朱事业今犹在,谁见夷门抱关人?

邯郸道上黄粱梦,尽是豪商袖里春。\"

商贾阴符

魏国大梁城的黄昏,总带着几分诡谲。吕不韦的商队趁着暮色卸货,陶罐相击的脆响惊起一群昏鸦。这些看似寻常的储粮器皿,内壁却涂着厚厚盐卤——正是《吕氏春秋》记载的“涂隙藏粟”秘术。三年前,他便在邯郸郊外建起十二座地窖,如今魏赵交战、漕运断绝,一石粟米的价格已飙至八两金。

“这世间的灾祸,不过是商贾的东风。”吕不韦轻抚着腰间玉璜,想起范蠡昔年在越国饥荒时的作为。那年吴越交战,范蠡表面散财赈灾,暗地里却将陈粟掺入新米,借“救急”之名行盘剥之实。《史记·货殖列传》寥寥数语道破天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这道理,他比谁都参得透彻。

惊鸟之计

真正的食利者,总在灾祸未至时布网。

那日大梁城外的酒肆里,几个游侠醉醺醺地拍案:“齐军已破桂陵,不日便要兵临城下!”消息如野火燎原,不过三日,市井间连三岁孩童都在传唱:“齐人铁骑过,大梁成焦土。”吕不韦冷眼瞧着百姓涌向粮铺抢购,却令伙计紧闭店门——他在等恐慌发酵至顶点。

这般手段,与《孙子兵法》的“能而示之不能”异曲同工。更绝的是他买通说书人,在茶楼添油加醋:“昨夜黄河现黑龙,怕是要决堤了!”虚实交错的谣言,让粮价十日翻了三番。待到官府辟谣时,他早已将十万石粟米高价抛售,正如《鬼谷子》所言:“因其疑以决之,因其忧以夺之。”

双面菩萨

台前洒慈悲雨,幕后磨剔骨刀。

当大梁街头出现第一具饿殍时,吕不韦的粥棚开张了。每日辰时,他的伙计敲着铜锣沿街叫喊:“吕公施粥,童叟无欺!”饥民捧着豁口陶碗感恩戴德,却不知那粥锅里掺着麸皮霉米。更隐秘的是粥棚旁的小巷——那里站着账房先生,正以五成利息放贷,押物竟是饥民家中尚未被征的男丁。

这般“慈悲生意”,在《盐铁论》中早有记载:“豪强积贮,乘急邀利。”恰如《韩非子》洞见人性:“医善吮人之伤,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吕不韦深谙此道,他施舍一碗薄粥,实为在饥民脖颈套上绞索——今日喝了他的粥,明日便不得不卖儿卖女还债。

粟海沉金

粮窖深处,藏着比刀剑更锋利的杀器。

走进吕氏地窖,霉腐气混着盐卤味扑面而来。粟米堆成的小山上,插着密密麻麻的竹签——这是《齐民要术》记载的防虫法:每石粮食插三根花椒枝。墙角堆着数十个陶坛,坛口蜡封处贴着“昭阳年制”的标签,内里却是新炒的粟米。这招“以旧充陈”的伎俩,能让粮价再涨三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良少年

知否

百世飞升

白眉罗汉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路过的假面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背手装逼13抬手打脸

君恩如梦

满刺霸王龙

股市搬运工

短耳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