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字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一些时日,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靖字辈,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分胜负,这结果,既是实力的印证,也像是对过往某种羁绊的确认。

欧洲的流浪并未带来预期的平静。最终,他飞越赤道,抵达了阳光灼热的澳洲。他在一座滨海城市停下脚步,找了个学校读书。选择什么专业已不重要,或许只是需要一个地方,让漂泊的灵魂暂时栖息,让过于活跃的感官在相对平和的校园节奏里沉淀。

命运,或者说巧合,再次展现了它的微妙。林依的学校,竟然就在隔壁。异国他乡的重逢,带着几分意料之外的温暖。两人相视一笑,省去了许多客套。

很自然地,他们在两个校区中间地带,合租了一个房子。那可能是一栋带小院的平房,或者一间采光不错的公寓。他们保持着一种默契的距离与亲近——是朋友,很好的朋友。会一起在周末去海边散步,看太平洋的落日熔金;会在厨房里协作,他负责做饭,她负责吃;会在客厅的沙发上各据一端,他看书或继续研究那些玄奥的符文,她对着电脑处理学业。分享生活的空间,分享异国的点滴,分享偶尔的乡愁,但情感的界限清晰而温和,如同一条静静流淌在两人之间的溪流,互不侵扰,又彼此陪伴。

时光荏苒。几年后,林依毕业了。她收拾好行囊,带着在澳洲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回国去了深圳,加入了一家金融方向的研究院,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送别时,机场的拥抱带着祝福和一丝淡淡的离愁,但更多的是对彼此未来的期许。

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下唐泽一人。窗外的桉树依旧摇曳,阳光依旧灿烂,却似乎少了些什么。当最后一门课程的学分修满,他亦感到一种旅程的终点。没有太多留恋,他收拾起简单的行囊,也踏上了回成都的归途。不是衣锦还乡,更像是倦鸟归林。

回到熟悉的城市,空气里弥漫着火锅底料和花椒的辛香。他没有选择重拾过往的身份,而是在市中心,一条闹中取静的巷弄深处,开了一家小店。店名或许很普通,但风格却清晰地指向他心中的某个念想——日剧里那种《深夜食堂》。

店门窄小,推开时带起一阵清脆的风铃声。店内空间极其有限,没有散座,只有一条长长的、打磨得温润光滑的木质吧台,环绕着开放式的厨房。吧台前堪堪能放下十张高脚凳。灯光是暖黄色的,不算明亮,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深夜独有的静谧与包容感。

菜单很简洁,主打几款本土化了的“定食”。日式味噌汤的温婉被替换成了粤式老火靓汤的醇厚滋养,每天用猪骨、鸡架或时令食材,文火慢炖数小时,汤色清亮或奶白,滋味悠长。招牌的日式炸猪排饭(tonkatsu)则彻底改头换面,变成了地道的广式叉烧饭。精选梅头肉,用秘制酱料腌制,烤得外皮焦糖化,内里软嫩多汁,油润香甜,铺在晶莹的米饭上,旁边卧着几棵翠绿的菜心。

但这小店的灵魂,却写在吧台内侧一块小小的木牌上:“除了套餐以外,想吃什么,只要老板会做,都可以给你做。” 这句话像一句温柔的咒语,也像一份无言的承诺。唐泽就站在吧台后,高大的身影在暖光下显得不再那么具有压迫感,反而透出一种沉静的可靠。他系着干净的围裙,动作不疾不徐。食材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刀工利落,火候精准。油烟升腾,锅铲轻响,食物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填满了这小小的空间,也温柔地抚慰着每一个在深夜里推门而入的、带着各自故事的灵魂。

深夜的成都,霓虹渐次熄灭,而这家小店,如同一盏温暖的灯火,在巷弄深处悄然亮起,等待着那些需要食物和片刻安宁的归人。唐泽在这里,用锅灶间的烟火气,为自己漂泊的岁月,寻得了一个带着滋味的归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你确定你写的是日记?

爱吃小攻的小受

大奸臣当道

郝二牙

混沌修仙路

紫云散人

一人:八奇技强?可我内丹已成!

千里冰封

道不轻言

南方没暖气

原神:在枫丹廷开一家糕点铺

帝寒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