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狮城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3章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狮城布衣,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没错。”李明华自豪地说道,“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变循环发动机原型机。”
穆勒博士围着发动机转了一圈,越看越震惊:“不可能,这种技术就连GE公司都还在概念阶段,你们怎么可能…”
“穆勒博士,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可能超出了您的想象。”沈良淡淡地说道。
接下来的参观让德国专家团队彻底震撼了。华夏重工展示的技术水平,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当天晚上的晚宴上,穆勒博士主动向沈良举杯:“沈先生,我必须向华夏重工道歉。我们低估了您的技术实力。”
“穆勒博士言重了。”沈良回敬,“那么,我们的合作…”
“没有问题!”穆勒博士一口干掉杯中的酒,“巴斯夫愿意向华夏重工提供最先进的材料技术。但是我们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们要成为华夏重工超音速客机项目的独家材料供应商。”穆勒博士的眼中闪烁着商人的精明,“这个项目的商业前景太诱人了。”
沈良心中暗喜,但表面上依然保持冷静:“这个可以考虑,但是技术必须本土化。”
“当然,我们可以在中国建立合资工厂。”
双方一拍即合。这次合作不仅解决了华夏重工的材料技术难题,还为公司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国际合作伙伴。
然而,正当沈良为这次成功的合作感到高兴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他的好心情。
第二天上午,沈良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了公关部主任的紧急电话。
“沈总,《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我们的报道,说我们的技术是偷来的。”公关部主任的声音充满了愤怒。
沈良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们有什么证据?”
“没有具体证据,但是他们质疑我们的技术进步速度太快,不符合常理。”
“混蛋!”沈良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他们这是在诽谤!”
“更过分的是,”公关部主任继续说道,“欧洲的几家媒体也跟进报道,说我们涉嫌工业间谍活动。”
沈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是西方公司的反击。既然正面竞争不过华夏重工,他们就开始用舆论战来抹黑华夏重工。
“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沈良冷冷地说道,“我要亲自回应这些诽谤。”
两小时后,华夏重工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沈良走上台,面对着台下的中外记者。
“各位记者朋友,今天我要回应一些恶意诽谤。”沈良的声音清晰有力,“有些媒体质疑华夏重工的技术来源,我要明确告诉大家,我们的所有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的成果。”
“沈总,您能解释一下华夏重工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技术突破吗?”一个外国记者问道。
“很简单,因为我们投入了足够的资源,聚集了足够的人才。”沈良反问道,“难道在某些人眼中,中国人就不能有技术创新吗?”
台下一片哗然。沈良的反击非常犀利。
“另外,我要宣布一个消息。”沈良的语调突然变得更加严肃,“华夏重工决定起诉《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的恶意诽谤行为。我们已经委托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处理此事。”
记者们又是一阵骚动。华夏重工要和西方主流媒体打官司,这无疑是一个爆炸性新闻。
“沈总,您不担心这会影响华夏重工在国际市场的形象吗?”另一个记者问道。
“影响?”沈良冷笑道,“被人恶意诽谤不反击,才会真正影响形象。华夏重工从来不怕任何挑战,不管是技术挑战还是法律挑战。”
发布会结束后,沈良的强硬态度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响。支持者认为华夏重工有维护自身声誉的权利,反对者则认为沈良太过激进。
但沈良并不在乎外界的评价。他知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软弱只会招来更多的攻击。
当天晚上,沈良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思考着接下来的策略。突然,电话响了。
“沈总,我是王海峰。”电话那头传来总设计师兴奋的声音,“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什么好消息?”
“我们的变循环发动机测试成功了!”王海峰激动地说道,“推重比达到了15:1,完全满足超音速客机的要求!”
沈良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真的?”
“千真万确!测试数据我已经发到您的邮箱了。”王海峰的声音里充满了自豪,“沈总,我们真的做到了!”
沈良的心情瞬间从阴霾转为晴朗。变循环发动机的成功,意味着华夏重工在超音速推进技术方面取得了革命性突破。
“海峰,你们辛苦了。”沈良感慨地说道,“这次成功,将会载入中国航空史册。”
“这都是您的功劳,沈总。如果没有您的技术指导,我们不可能这么快就成功。”
挂断电话后,沈良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夜空。在那漆黑的天空中,他仿佛看到了华夏重工的超音速客机正在翱翔。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沈良轻声说道,“我已经准备好了。”
而此时的沈良并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西方航空巨头们已经意识到,仅凭技术封锁和舆论攻击,已经无法阻止华夏重工的崛起。
他们需要更加致命的手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