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狮城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3章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狮城布衣,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良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李老,您的意思是…”
“我要出山,帮你们搞超音速客机。”李明华的声音铿锵有力,“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中国的客机在天空中翱翔。现在,我要和你们一起,完成这个梦想。”
沈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李明华的加入,对华夏重工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李老,您什么时候能到公司?”沈良努力控制着声音中的颤抖。
“今天下午。”李明华哈哈大笑,“我已经在路上了。另外,我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中科院愿意和你们合作,共同研发超音速推进技术。他们的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刚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沈良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等离子体推进技术,这正是他记忆中超音速客机的核心技术之一。
“李老,这太好了!”沈良激动地说道。
“好什么,挑战才刚刚开始。”李明华的声音变得严肃,“西方公司不会坐视我们成功的。他们会用更阴险的手段来对付我们。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就在沈良和李明华通话的时候,大洋彼岸的波音公司总部,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
“各位,华夏重工的威胁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波音cEo约翰逊面色凝重地说道,“他们的技术进步速度太快了,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五年内他们就会超越我们。”
“那我们该怎么办?”一个副总裁问道。
“继续挖他们的人,继续技术封锁。”约翰逊冷冷地说道,“另外,我要你们联系欧洲的合作伙伴,对华夏重工的产品进行全面抵制。”
“如果这些都不管用呢?”
约翰逊的眼中闪过一丝狠毒:“那就用更直接的手段。商业竞争,从来不只是技术的竞争。”
然而,正当西方航空巨头们密谋对付华夏重工的时候,沈良已经在棋盘上落下了一颗重要的棋子。
当天下午,华夏重工总部大楼的顶层会议室里,沈良正在和刚刚到达的李明华深入交流。
“李老,您看看这是我们的技术路线图。”沈良将一份厚厚的文件递给李明华。
李明华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翻阅着文件。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
“小沈,这些技术路线…很多我都没见过。”李明华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着沈良,“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些资料的?”
沈良心中一紧,但表面上依然平静:“这是我们技术团队经过大量研究和推演得出的。”
李明华盯着沈良看了很久,然后突然笑了:“不管你是怎么得到这些技术的,反正现在是我们中国人的了。”
沈良松了一口气。
“不过,”李明华的表情又变得严肃,“这些技术太超前了。以我们现在的工业基础,想要实现这些设计,困难重重。”
“李老,您觉得最大的困难在哪里?”沈良问道。
“材料。”李明华毫不犹豫地说道,“超音速飞行需要的材料性能,比现有材料高出几个数量级。高温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这些都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沈良点了点头。他知道李明华说的没错。在他的记忆中,超音速客机技术之所以在21世纪初没能普及,就是因为材料技术的限制。
“李老,如果我告诉您,我们可能有办法解决材料问题,您信吗?”沈良试探性地问道。
李明华眯起了眼睛:“你有什么计划?”
“我们准备和中科院的材料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同研发新一代航空材料。”沈良说道,“另外,我还联系了几家国外的材料公司,准备进行技术交流。”
“国外公司愿意和我们合作?”李明华有些怀疑。
“钱能解决很多问题。”沈良神秘地笑了笑,“而且,不是所有的外国公司都和波音、空客站在一条线上。”
就在这时,秘书小王推门而入:“沈总,德国的巴斯夫公司来电话了,他们的材料部门负责人想要和您面谈。”
沈良和李明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
“告诉他们,我随时欢迎。”沈良说道。
三天后,德国巴斯夫公司的材料专家团队到达了华夏重工总部。这次谈判对华夏重工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巴斯夫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分子材料技术。
谈判在华夏重工的顶层会议室进行。德方代表团由巴斯夫亚太区技术总监克劳斯·穆勒博士领队。
“沈先生,很高兴见到您。”穆勒博士用流利的中文说道,“我们对华夏重工的技术实力非常钦佩。”
“穆勒博士,欢迎您的到来。”沈良起身握手,“我们也非常期待和巴斯夫的合作。”
双方寒暄过后,进入了正题。
“我们了解到,华夏重工正在研发超音速客机。”穆勒博士开门见山,“这需要非常先进的材料技术支持。”
“没错。”沈良点头,“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巴斯夫在高温聚合物和复合材料方面的技术支持。”
穆勒博士和团队成员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说道:“这个可以考虑,但是我们需要看到华夏重工的技术实力。”
“当然。”沈良起身,“我带您们参观一下我们的研发中心。”
在研发中心,当穆勒博士看到华夏重工正在测试的变循环发动机原型机时,他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这…这是变循环发动机?”穆勒博士难以置信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