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牧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93章 他心安,和珅穿越1983,徐牧渔,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元老听到这话很快就有了兴趣,“噢?你给我详细说一说怎么回事,你觉得他有什么秘密?还有谁知道?”
电话那头微微停顿了两秒,“我把我之前自己调查到的资料和小胡递来的资料仔细看了一遍,从这个和珅来到帝都以后他的天才能力就已经开始展现。
过目不忘,来到帝都直接就上了高中,而且学习一直都是名列前茅,虽然跳级的成分当中有海家人参与,但即便没有他们操作,他也有跳级的资格,若是海家不动,照他的思维模式以及布局来看,他很有可能也会自己操作。
从他贩枣开始,就已经展现了一个刚从乡下来没多久年轻人见世面以外的能力,对于人情世故把握的极为到位。
这个人利用了那个供销社主任下面秘书的介绍铺开了自己的路拿下了第一桶金,之后又收服了一帮小伙子进行培养,还利用了柳家巧妙的完成了资金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又利用那个供销社主任找银行贷了款,结果那个供销社的主任还栽到了他的手里。
单单只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操作,看似是毫无关联,但每一步走得都极为到位,就像是在下棋。
后面的事情可以暂且不提,毕竟这些都可以用少年老成来解释的过去,但这里面有几点和他曾经的描述对不上,一就是语言天赋,二就是他修缮的城隍庙。”
元老越听越是有兴趣,“这有什么问题吗?”
那边继续说道,“调查中的资料显示,这个人不但会说英语,还会粤语以及好几个地方的方言,而这些都是别人曾经见过的。
当时的他还只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英语这方面他有过解释,这点即便让他混过去了,但方言说的如此地道又如何解释?这要是没有到过当地,或者身边有过这样的亲戚朋友经常教导,这个年纪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的。
但资料中显示他身边并没有这样的朋友,也没有这样的亲戚。
还有他修缮的城隍庙,这里面调查到的有一些专家,他们说城隍庙的修缮连里面的壁画都被修复的与当初记载的样貌如出一辙,他说这是在图书馆中找到的一个野史记载,但据我所知,这本书是一个孤本,还是一位专家从地摊上收来的,前后的时间根本对不上,图书馆里也没有这本书。
这一点几乎可以说明他曾经见过那个城隍庙之前的样子,而且记忆深刻。
这些也都可以不提,您知道的,他上的大学是什么专业?是自然生命科学,这可就值得好好推敲推敲了。”
元老恍然,“你是说?”
“元老,你知道的,我们的研究案例当中其中有不少人都有着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记忆,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困惑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但至今也没有一个结果,这种案例很多,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后面他改名叫和珅,他对外人的解释是,他崇拜这个人,想成为像他一样富有之人,但从他现在的行事准则以及对人心的把握来看,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和才气并不输于当年的他,但我一直没有想明白,像他这样的人,完全可以做官,而且绝对会做得很好,而他为什么却放弃了这条路走上了经商之路!”
“关于这一点我问过,他也给我解释过,他说自己非常爱钱,怕当了官以后控制不住手中的权力,说自己踏踏实实挣来的钱他心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