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假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枪与陌刀,在长途客车上的不幸,平生假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枪与陌刀
九月初四。</p>
海风拂过帆船。</p>
甲板上几名水手正提着水桶,拿着麻布,擦洗残留的血污。</p>
林招娣已穿好上衣,靠在船舷边;</p>
手中抱着一壶酒,懒散地望向远方。</p>
这时,两名女子从甲板下走出,与周围的海盗们显得格格不入。</p>
其中一人身着丝绸华服,妆容精致,姿色出众;</p>
另一人则穿着普通的麻衣,雀鼻上缀着浅浅的斑点。</p>
林招娣瞥了她们一眼,语气随意:</p>
“老二,老五,怎么不多睡会儿?”</p>
穿丝绸的是老二林盼娣。</p>
她抚了抚衣袖,语气带着几分慵懒:</p>
“我说夫君,大清早的听你们吵吵嚷嚷,怎么睡得着?”</p>
穿麻衣的是林望娣。</p>
她抬头望向绳网,乐呵道:</p>
“老大,还真有人宁肯掉脑袋,也要保住命根子啊?”</p>
林招娣眉头微皱,随手将酒壶扔进海里;</p>
大步走到林望娣面前,不满地打量:</p>
“怎么又穿成这样?”</p>
林望娣耸了耸肩,语气轻松:</p>
“这样穿舒服。”</p>
“扯淡!”</p>
林招娣嫌弃地扯了扯她的衣角,语气中带着几分怒意:</p>
“如果不能让你们披绸裹缎、穿金戴银,我这几年在海上拼死拼活,图个什么?”</p>
林望娣低下头,抿了抿嘴。</p>
林盼娣则轻轻拉了拉林招娣的胳膊,柔声道:</p>
“夫君,五妹性子生来如此,你别生气。”</p>
“去换身像样的衣服。别让我再说第二遍。”</p>
林望娣跺了跺脚,踩着楼梯“噔噔噔”下了甲板。</p>
“老二,真是山贼吵着了你?”</p>
林招娣转身掀开油篷布,取出一瓶新酒,拔开塞子灌了一口:</p>
“我寻思,他们死前也没喊多久啊。”</p>
林盼娣秀眉微蹙,叹道:</p>
“我担心的不是山贼,是振州与崖州那边。”</p>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p>
“自陈武振覆灭以来,南海群雄并起,多年争斗不休。</p>
“阿爷生前最大的心愿,便是再现陈武振、乃至数十年前冯若芳的海商盛世。</p>
“而今阿弟已死,理应是我家奋三代之余烈,垄断海上商路之时……</p>
“可家里那些叔伯长辈,仍视夫君为虎雌,难以整合。</p>
“再这样下去……振州与南海的主人,明年是谁可就难说了。”</p>
陈武振是唐文宗时期的振州大海盗,史称其“家累万金”,财富主要来源于劫掠西域商船。</p>
冯若芳的时代则更加久远,乃活动于唐玄宗年间的大首领,因与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有交集,而名载史册。</p>
林招娣不耐烦地摆了摆手:</p>
“死人的心愿望,我不关心。</p>
“照顾你们五个就够累了,可不想再抬举那一大帮老头。”</p>
“那崖州呢?”</p>
林盼娣上前一步,逼视着林招娣:</p>
“陈延雷的死,你也不关心吗?”</p>
林招娣无语了。</p>
几年前,她唯一的亲弟,带着四十多人趁阿爷出海,试图将她逐杀在儋州。</p>
幸得当时巡视盐场的陈延雷,将重伤的她藏匿于盐釜,否则早已命丧黄泉。</p>
林盼娣叹道:</p>
“上月底,在万安州停靠时,有熟人告诉我:</p>
“陈延雷死前不仅曾向符家求援,似乎还给夫君写过信。”</p>
“可我没有收到信。”</p>
林招娣语气低沉:</p>
“甚至一个陈家活人的面都没再见到。”</p>
林盼娣神色凝重:</p>
“这说明,黄巢行事狠辣,已将陈氏一族斩草除根——</p>
“只为了夺取儋州盐场!</p>
“简直是陈武振昔年旧事的复现。”</p>
十几年前,陈武振在琼州岛的势力极大,远超今时的符、林两家。</p>
连当时的五州招讨使韦公干,都只能以兄事之。</p>
“可最后的下场是什么?‘武振没入,公干之室亦竭矣’。”</p>
林盼娣低声说道:</p>
“陈武振、韦公干被征讨,所得一切均被没收,家人沦为官奴。”</p>
她不安地握住林招娣的手,声音压得更低:</p>
“夫君,难道你不觉得,黄巢此举,与当年如出一辙吗?</p>
“陈家、符家,还有我们林家……在他们那些狗官眼里,是不是已经养肥了,可以宰杀了?”</p>
林招娣“啧”了一声,将酒壶随手丢在甲板上,酒水洒了一地。</p>
“老二,你爱读书是好事,我也支持。</p>
“可书读得太多,胆子反倒小了。</p>
“林家能在海上立足,靠的可不是畏首畏尾。”</p>
林盼娣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林招娣却已经一把将她打横抱起:</p>
“别嚷嚷了,小心让大家听见。我送你回去睡觉。”</p>
“放我下来!我自己能走。”</p>
林招娣却不理会,抱着她大步走向楼梯,嘴角带着一丝笑意:</p>
“少废话,你这身子骨,走两步就得喘,还不如我抱着快。”</p>
正当她迈步踏上楼梯时,桅杆上负责望风的水手,忽然扯开嗓子大喊:</p>
“有船!南边有船来了!”</p>
林招娣脚步一顿,抬头望向桅杆方向,眼神瞬间变得锐利。</p>
她将林盼娣轻轻放下,拍了拍她的肩膀:</p>
“回去休息,别乱跑。”</p>
说完,她转身大步走向船头,声音洪亮:</p>
“所有人,准备迎敌!”</p>
甲板上的水手们立刻行动起来。</p>
原本懒散的气氛一扫而空。</p>
林盼娣站在楼梯口,咬了咬唇,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快步下了甲板。</p>
她可不如林招娣这般有武力,留在上面只能成为软肋。</p>
从南边来的船,比林家小很多,停在三百步外的岸边。</p>
四十多个人从船上下来,手持刀剑,气势汹汹地向林家而来。</p>
林招娣站在船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人群,认出了一名郑家人。</p>
‘郑翊?他怎么会知道,我月初会在合浦休整?’</p>
林招娣来不及深思,注意力便被领头的青年完全吸引。</p>
但见此人身高近一米九,手提一杆漆黑长枪;</p>
肩宽腿长,身形挺拔如松,嘴角带着几分自信的笑意。</p>
走到林家船前时,他负手而立,声音清朗有力道:</p>
“澄迈新任县丞黄巢,求见林大娘子。”</p>
海风为之一滞。</p>
林招娣眯起眼睛,不由冷笑:</p>
“黄巢?还真是麦芒掉进针眼里——凑巧了!”</p>
黄举天站在船下,仰头看见一名短发女子,肩扛陌刀,便知是林招娣无疑。</p>
“本官今日为公事而来,还请大娘子一议。”</p>
此时,水手们亦持枪带棒来到林招娣身后。</p>
她抬手拦住,对着下面道:</p>
“黄县丞带那么多人,所谓的公事,想必是要讨伐我们这些无辜的海商吧?”</p>
黄举天神色一肃:</p>
“本官是为卢使君的下落而来!”</p>
林招娣故作疑惑:</p>
“谁?”</p>
“岭南节度使,卢钧!”</p>
“节度使失踪,和我们这些良民有什么关系?”</p>
“大娘子神机妙算,几州刺史还未在民间发公告,便知本官来意,实在令人佩服。”</p>
“……”</p>
林招娣听见黄巢话里的讽刺,眼中闪过一丝杀意,放在刀柄上的手紧了。</p>
旁边一个红胡子的老水手立刻凑上前,小声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