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假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二章 君臣一心(求月票、求推荐票),在长途客车上的不幸,平生假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当下的大唐,却犹如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重疴缠身。</p>

藩镇割据,宦官干政,皇帝的权威被肆意践踏。</p>

李炎急需世家支持,才会听取杨钦义的建议,选择出身赵郡李氏的李德裕入朝为相。</p>

李炎的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无奈。</p>

若非局势如此艰难,他恨不得立刻将排在前几的世家子弟通通后挪。</p>

“邱慕阳,第十名么?”</p>

李炎稍作思忖,轻轻翻过这一页,默认了此人的成绩。</p>

从第十一名开始,他全神贯注地阅起卷来,手中的笔不时在试卷上批注几句。</p>

没过多时,黄巢的试卷便呈现在他眼前。</p>

初看之下,李炎发现黄巢前面几道题的作答,表面看似中规中矩,实则暗藏玄机,仿佛有某种新奇的见解呼之欲出。</p>

李炎联想到黄巢在宣政殿上刚正不阿,当着仇士良的面告发其孙子的场景,满意道:</p>

“黄士子德才兼备,如此排名,实至名归。”</p>

他原本以为,主考官李景让会出于上述之事,黜落这个让他遭受贬谪的青年人。</p>

事实却出乎李炎的意料。</p>

李景让依旧秉持公心,甚至还愿意为此人与同僚据理力争。</p>

李炎刚想脱口夸赞一句“肱股之臣”,可一翻页,那首《石灰吟赠乐和李公》便映入眼帘,不禁勃然色变。</p>

又待他读完全诗,疑虑再次消散,转而重新认可了李景让的做法,感叹道:</p>

“借物喻人,表意深刻,此首诗作堪称本届殿试第一。”</p>

但当李炎继续往下,读完黄巢诗作第二首,《梦中人龚自珍赠会昌杂诗》——</p>

他整个人猛地一震,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p>

许久之后,李炎才发觉,自己已然单手支撑书案,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p>

“九州生气恃风雷。”</p>

如今的大唐藩镇割据,犹如一盘散沙,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不听中央号令;</p>

李炎急需一场如诗中所言的风雷变革,来打破这改朝换代的僵局,重新凝聚九州人心。</p>

“万马齐喑究可哀。”</p>

朝堂之上,宦官干政,有识之士难以发声,有志之士被打压排挤,整个朝廷宛如一潭死水——</p>

不正是诗中所描述的,万马齐喑的悲哀景象吗?</p>

“我劝天公重抖擞。”</p>

李炎代入天公,想到自己虽贵为天子,但在中兴大唐的路上举步维艰。</p>

这句诗无疑是在敦促他,身为大唐的天子,要重新振作起来,冲破重重阻碍。</p>

“不拘一格降人才。”</p>

选官制度被世家把控,寒门子弟难有出头之日。</p>

国家要想重振雄风,就必须广纳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应给予机会。</p>

“好一个一语双关……既是在谏朕,也是在自荐啊!”</p>

李炎心潮澎湃,连胃口都好了不少。</p>

他带着黄巢的考卷,重新回到餐桌前,一边享用晚膳,一边细细品读黄巢的诗文。</p>

等到酒足饭饱,李炎已然有了决断。</p>

“黄巢忠君忧国,富有才学,将他擢升至第三人,以表勉励。”</p>

大唐年间,殿试第二名与第三名统称榜眼。</p>

虽然“探花”这一称谓已经出现,但它并不特指科举考试的第三名;</p>

而是指在宴席活动中,选取同榜最俊秀的二三名进士,作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p>

等到后世,殿试成为定制,朝廷才会敲定“探花”之名。</p>

就在李炎为黄巢的才学感到欣慰,准备下旨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p>

李炎抬头一看,只见仇士良垂首低眉,小步走了进来,顿时暗道不妙。</p>

直觉告诉他,仇士良入夜前来,极有可能是为了黜落黄巢。</p>

毕竟,黄巢不久前狠狠打了仇家人的脸面,又怎会轻易放过此事。</p>

但李炎毕竟是久经世故的帝王,面上洋溢着出笑容,迎上前去,主动拉住仇士良的手。</p>

“仇将军来得正好,快快入座,同朕共用晚膳。”</p>

“圣上厚爱,老臣实在惶恐。”</p>

仇士良忙不迭地谢完恩,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说道:</p>

“其实,老臣今夜冒昧前来,是想再为我那不孝孙儿伪造解牒一事,向圣上请罪。”</p>

李炎微微一怔,旋即再次浮现出温和的笑意,上前一步,双手扶起仇士良:</p>

“此事朕不是已经知晓了吗?你并无罪过。</p>

“况且,你的‘不孝孙儿’很是争气,朕决定点他作今科第十。”</p>

“这,这如何使得……”</p>

仇士良浑浊的眼眸中,顿时闪过几分难以置信。</p>

他双膝一软,重重跪地,额头撞击青砖发出沉闷声响:</p>

“老奴……老奴纵是粉身碎骨,也难报圣上隆恩!”</p>

李炎凝视着仇士良微微发颤的身躯,心中暗自思量:</p>

‘神情不似作伪,看来仇士良确未染指礼部。’</p>

更何况,派去取卷的田录,是他自颍王府带进宫的老人,忠心可鉴。</p>

仇士良纵有通天手段,也难在阅卷上做手脚。</p>

念及此处,李炎紧绷的心弦略松,伸手虚扶道:</p>

“将军言重了。若无将军鼎力相助,何来今日的朕?”</p>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温和:</p>

“朕信得过将军,更信得过仇家。待放榜之后,便让慕阳改回本名吧。”</p>

仇士良闻言,第三次叩首谢恩。</p>

在李炎的坚持下,他才战战兢兢地虚坐在座旁,执壶为皇帝添茶。</p>

茶香氤氲间,他状似无意地瞥见李炎手边的考卷,故作惊讶道:</p>

“咦,圣上,这莫不是那黄士子的考卷?老臣可否一观?”</p>

李炎执箸的手指微微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p>

仇士良双手恭敬地捧过考卷,细细品读。</p>

待看到最后两首诗文时,也如李炎一般惊叹连连,甚至还将黄巢比作大李杜再世。</p>

“敢问圣上,给黄巢的是何名次?”</p>

‘还是来了。’</p>

李炎闭眼一瞬,心知殿试第三的位置,已经无法给到黄巢。</p>

为了稳住仇士良,让这老家伙相信自己并无铲除阉党之心,稳妥之计,是将黄巢置于二十名开外。</p>

可“重抖擞”三字,始终在李炎脑海里久久不散,让他不愿放弃这么个铮铮铁骨的俊才。</p>

沉默半晌,李炎强扯出一抹笑容:</p>

“此人尚不堪大用,礼部斟酌之后,勉强给了个双十名次。”</p>

果然,仇士良听到这话,轻轻摇了摇头,露出明显反对的神色。</p>

李炎见状,双手不自觉地在膝上紧握成拳,强忍着不发作。</p>

却听仇士良缓缓开口:</p>

“黄士子诗赋绝伦,文采斐然,远胜五姓七望中的那些翘楚……”</p>

这位久经宦海、在权力漩涡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脸上露出一抹让李炎捉摸不透的微笑,一字一字地道:</p>

“当冠以状元之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淫语……粗话……脏话小说

郭家

诱竹马顾鸢封羲年小说免费阅读

卢欣

将军沉腰缓缓进入公主免费阅读

立寸山

双胞胎姐妹互换身份的短篇小说

被算计了

高冷疯狂的校草小说

倾颓流年

浇花维护日常梅看见笔趣阁

韶光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