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凡照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确定军政体系,觉醒农女造反路,子凡照清,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过数天的清查,清平、南安、同古三县的反抗势力得以遏制,土地进行了合理的分配,极大程度地缓和了社会矛盾,但是还有一座大山摆在了李希音等人面前。
那就是,三县实控人口太多,但是整个土地的粮食产量却十分感人,造成了极大的矛盾。
虽然现阶段,义军在夺占了三个县城的官仓和对恶霸官绅进行查抄之后获得了一定的粮食,暂时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但是,消耗也多,不说近万的精兵,单单只是百姓来说,李希音实行的土地税收十分低,只有百分之五,且要到第二年才能有所收获,而在这过程里,政府还得对百姓进行扶持,无论是粮种还是救济粮,短时间消耗总是多于收获的。
此外,义军需要对大批的没有土地的流民进行安置,无论是吸纳进义军之中,还是安排他们以工代赈,或者是发放救济粮,都对义军仓库的粮食进行大量消耗。
针对这个问题,李希音在南安、同古局势稳定之后,便召集义军的核心成员进行商讨,最终形成了一套方案。
经过讨论,众人一致认为,如今对于经济产出,无论是扶持农业,还是收拢流民,这些产出是不能削减,甚至要增大产出,这样才利于发展。因此,就需要进行开源了。
首先成立农业部,统一管理辖区内土地问题,不论是田亩买卖、新田开荒还是官田租赁,交由农业部及其下属单位统一管理,一来避免了管理混乱,二来也保证土地政策平稳运行。
第二,成立工业部,在三县筹办工厂,招募民工,增加就业岗位,也可以极大程度地解决流民问题。
兴办的工厂分为三类,一种是军工,主要负责义军武器装备的研发,这种产业不计成本地进行投入。第二类是传统的工业,也就是纺织厂、衣服厂、采石场、石灰厂、水泥厂等没有什么技术障碍的,建造之后不论是内部使用还是向外输送都可以。
第三类工厂比较重要,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建造而来的,比如炼铁、内燃机等。李希音早就通过商人去找洋人收购技术去了,至于洋人会不会卖这些东西,李希音很是乐观。
听说那些洋人为了钱财都能贩卖人口,就这样的人,只要钱给够了,他连他的国家都能卖,更何况是一些技术和机器了!只要这些技术和机器买回来,义军就能建立自己的工业基础了,到那个时候发展起来就更快了。
第三,成立商业部,对内进行市场管控,限定商品价格区间,把粮食价格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保证内部稳定。
对外,负责进行大宗商业贸易,不仅对其他势力进行交易,必要的时候可以和清廷进行交易。
李希音指着库里查抄的无数金银,对众人说道:“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金银不过是能看不能用的物品罢了,把他们换出去,无论是换来粮食还是有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
而且我们看不上这些银子,但那些贪官还有洋人可喜欢了呢,所以换出去吧,等我们强大了之后再拿回来。
第四,成立税务部,除了负责税收问题和监视其他部门财务状况之外,还负责控制整体经济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