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凡照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忙碌日常2,觉醒农女造反路,子凡照清,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虽然李希音离开了两三天,但留守的谢道韫却很是能干,不仅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这几天展开的移风易俗运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走在大街上,随处看见的是一个个锃亮锃亮的光头,而不再是那繁重不堪而又异常丑陋的金钱辫。

因为这里深处桂省山中,原住民多是苗、壮后裔,本身对于这些东西就十分不满,听说有些部落为了逃避剃发令,逃入深山之中。

至于汉人,这里的汉人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前明时迁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南明败亡的时候躲进来的,最新的一部分则是因为活不下去而逃来的难民,都对满清统治没有什么敬仰之心。

更何况这些年,桂省省内各种反清社团十分活跃,夜以继日宣传反清思想,而官府又吏治腐败,朝廷横征暴敛,因此民心已经发生了改变。

种种因素叠加起来,移风易俗运动进展的比较顺利,除了更改头发之外,以衣服为例子,各土家(意为本土人,与外来人员的客家相对应)都开始准备自己的民族服饰,至于本地的汉人也有人换了衣服,有钱人把那种马褂之类的衣服改成了军营里那种十分轻便的古服。

其实李希音觉得,古汉服里,唯有那种军营里的,兼具了美观与便利,比较经典的就是前明的飞鱼服。

可惜的是普通的百姓太过贫穷,根本没有条件置办那种衣服,夏天随意穿穿,冬天则穿着破袄,谈不上什么美观不美观了。

想到这里,李希音突然想到,往年每年到了冬天,总是听说哪里哪里冻死了人,如今眼看已经到了农历九月了,不知道镇上的棉布是否够了。

谢道韫听了,懊恼地拍了一下脑瓜子:“哎呦,这些天各种事情太忙,我把这事情给忙忘了!虽然这些天还是挺温暖的,但按往常的时间推算,再过半月天气就该转凉了。”

想了一番,谢道韫说道:“这样,我立马通知商会,收购棉布。不过如今北方已经冷了起来,而南方又不是产棉区,恐怕布匹不好收集啊。这可怎么办呢!”

谢道韫急得转圈圈,忽然停顿下来,猛然地右手握拳砸在左手上。

“我想到了,我认识一个外国商人,叫汉斯,他应该有渠道,我记得外国的布匹十分便宜,我问问他,他应该有货。”

李希音一听,也来了兴趣,之前只知道谢道韫打理着钱家生意,应该有几分人脉,却没有想到她连老外都认识。

至于老外的布匹为什么便宜,李希音倒是知道,

一方面是西方搞了什么工业革命,机器生产成本较低。

第二嘛是他们大搞黑奴贸易,随便花一点点钱就买了黑奴放在殖民地的种植园里面劳作,成本可以说是低到了没有的样子,自然价格也就便宜一些了。

虽然中国国家丧乱有一部分是这些人的原因,但是如今外国人倒也是一个凤栖镇破局的路子,于是多询问了一番,知道这人叫汉斯,是个纯粹的商人,和官府也没有什么苟且关系,李希音便放心了。

“那好,你联系他吧,只要他能够提供廉价的布匹,就找他交易,必要的时候可以让一些利益,最好是能够拉他来进入你的商会,有了这块招牌,我们更容易躲过沿途的官府剥削和封锁。”

谢道韫一想,也是,自前些年在金陵签订了条约之后,朝廷官员见到外国那群蛮夷就跟儿子见到爹一样,摇着尾巴都还来不及,怎么敢去找事情。如果能够扯到汉斯的旗号,就不用担心商路的问题了,即便凤栖镇被封锁了谢道韫也能把物资运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胎穿饥荒六零:福女枝枝善画大饼

火龙果向阳而生

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

冰魂修罗

替夫上朝,听我心声吃瓜笑哈哈

木羽晨儿

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

木工大师

异世当县令,都市我躺赢

流不住的云

妖尾:时空旅人

黑夜中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