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时每刻都很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新径初拓,学途逐光,疯丫头成长记,每时每刻都很好,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们找到村里的能工巧匠,一起动手制作简易的昆虫标本盒;又联系曾经帮助过学校的公益组织,详细说明了目前的困境。幸运的是,公益组织很快寄来了一批二手平板电脑和最新的自然科学书籍。当崭新的学习设备送到学校时,孩子们围着箱子又蹦又跳,小刚抱着平板电脑爱不释手:“以后我们就能随时查资料了!”
成果初显,成长蜕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的变化显而易见。原本胆小的小丽,现在能熟练地辨认十种以上的野花,还会主动给同学们讲解花朵的结构;小芳的绘画本上,不仅有精美的写生,还配上了详细的文字说明,俨然成了一本小小的自然百科。
更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协作。在一次 “山林生态调查” 活动中,大家自发分工:有人负责观察记录,有人负责拍摄,有人负责采集标本。当他们把整理好的调查报告通过线上平台分享出去时,收到了许多城市学校学生的赞叹和提问。看着屏幕上滚动的留言,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新愿萌生,砥砺前行
学期末,青石坳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果展。教室里挂满了孩子们的自然观察画作、昆虫标本和电子档案。家长们看着自己孩子的作品,眼中满是欣慰。大壮的父亲摸着儿子制作的蝴蝶标本,声音有些哽咽:“俺家娃以前就知道疯玩,现在居然能做这么精致的东西。”
夜幕降临,马得水站在操场边,望着教室里闪烁的灯光和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心中充满感慨。福瑶走到他身边,轻声说:“虽然这条路还很长,但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一切都值得。” 两人相视一笑,在星光的映衬下,他们更加坚定了继续探索乡村教育创新之路的决心,期待着青石坳的孩子们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