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消山虎的徐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0章 寒雾沉舟与磷光诡影,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喜欢消山虎的徐梵,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船队驶入南方海域的第七日,海面突然泛起一层薄薄的白霜。宝儿用指尖触碰船舷,盐粒凝结的冰晶在掌心化成刺骨的水,她望着罗盘旁的铜壶滴漏,水滴坠入壶底的瞬间竟冻成细冰柱 —— 这比泉州最冷的腊月还要寒彻,可按《岛夷志略》记载,此处本是终年湿热的海域,珊瑚礁应当在浅滩泛着粉红,而非眼下这般被冰层包裹成白玉模样。

“夫人,渔网冻住了!” 哈桑的呼喊带着急促的喘息,他粗粝的手掌攥着网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船员们费力拉起拖网,网眼已被冰碴堵死,网中挣扎的金枪鱼通体泛着青白,鳞片上结着细密的冰花,触之即碎。更诡异的是,鱼腹剖开后,内脏里竟裹着细碎的木屑,木纹与昨日发现的沉船残骸完全一致,仿佛这些鱼在深海吞食了船只的骸骨。

寒雾从海平面升起时,能见度骤然降到不足十丈。雾中漂浮着无数灰白色的絮状物,凑近细看才发现是冻僵的海鸟尸体,翅膀保持着展翅的姿态,羽毛上的冰壳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冷光,仿佛被瞬间定格在飞行中。老舵手突然指向雾中,他皴裂的手指因寒冷而僵硬:“那是什么?” 众人望去,一团巨大的黑影在雾中缓缓移动,轮廓如同倒扣的船底,边缘挂着的破帆被冻成硬壳,在风中发出 “咔啦咔啦” 的声响,像是有无数骨片在碰撞。

“是前朝的沉船!” 曾参与过打捞的水手失声喊道,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那是一艘南宋年间的漕船,船身被寒冰与珊瑚胶结,甲板上散落着锈迹斑斑的兵器,一柄铁矛斜插在朽木中,矛尖还挂着半片铁甲。冻在冰里的骷髅头空洞地对着船队,眼眶中嵌着细碎的磷光体,在雾中闪烁如鬼火。随着船身晃动,冰层剥落处露出舱内的瓷器,青花瓷碗的碎片在冰雾中反射出冷光,竟在海面投射出类似符号的光斑 —— 那不过是碗底缠枝纹与冰棱折射的巧合,却足以让人心头发紧。

水温计的铜针卡在冰点刻度纹丝不动,哈桑用凿子凿开船舷边的冰层,冰碴飞溅如碎玉。冰层下聚集着密密麻麻的磷光水母,伞盖收缩成球状,触手缠绕成螺旋形,在水中发出蓝绿色的光,恰如之前误认作 “符号” 的光晕。“这些水母遇冷会聚集,” 宝儿想起泉州水族馆老掌柜的话,指节因用力抓着船舷而发白,“它们的磷光在雾中折射,才让沉船看起来像在发光。” 她弯腰捡起一块碎冰,冰中冻着半只水母,伞盖的纹路在阳光下清晰可见,与任何神秘图腾都无关,只是自然的纹路。

突然,了望手的铜锣声急促得几乎连成一片,铜片震颤的声响里带着哭腔:“右舷有暗礁!” 宝儿举着被冰雾蒙住的望筒,镜片上的冰花被她用袖口擦出一片模糊的透光区,隐约看到水下隆起的黑色礁石,表面覆盖着厚厚的藤壶,形状如同蜷缩的巨兽。更可怕的是,礁石周围的海水正在快速冻结,冰面裂纹蔓延至船底,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仿佛船板下有无数牙齿在啃噬。

“把舱底的桐油泼下去!” 宝儿的命令穿透寒雾,声音因寒冷而微微发颤。船员们迅速搬来盛满桐油的陶罐,罐口的布塞一拔,带着暖意的油香混着腥味散开。滚烫的桐油在冰面炸开,蒸汽与雾霭交融成白茫茫的一片,暂时延缓了冻结。趁这功夫,船员们抛出测深绳,绳端的铅锤撞上硬物,传来 “咚” 的闷响 —— 不是礁石,而是另一艘沉船的桅杆,木质已被海水泡成乌黑色,顶端还挂着冻硬的渔网,网中缠着一具完整的尸骸,衣襟上绣着的商号 “通源号” 正是百年前失踪的那支商队,布料虽朽烂,针脚却依旧细密。

寒雾渐浓时,磷光水母的光芒愈发诡异。它们聚集在沉船周围,伞盖开合的节奏与海浪拍击船身的频率重合,蓝绿色的光在雾中织成网状,将沉船残骸勾勒成狰狞的剪影。有年轻船员误将光影认作鬼魅,失声尖叫,引发连锁反应,甲板上顿时一片混乱,有人慌乱中撞翻了装着艾草的铜炉,火星溅在冰面上,发出 “滋滋” 的声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四合院:从搪瓷缸到星际虫巢

牙疼不是病

阴阳双和功

鳄鱼罐头

莲花陪我闯影视世界

床前明月光啊

82年:学猎养狗训雕的赶山生活

樱十九

七零年代,炮灰女配闷声发大财

知暖知暖

毁灭与重建万界

耶子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