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3章 湘妃笔赠少年心,穿越古代,无双庶子,春心晓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朗接过一看,果然是自己昨日写的《少年大陈说》,字迹间还能看出墨汁混着酒气的淋漓感。
赵承德指着“四藩割据”那句,压低声音道:“方才我去藩司衙门附近转悠,听见周大人的幕僚在议论,说镇南王今晨召集了亲信议事,怕是要对这篇文章有所动作。”
秦朗指尖划过纸面,心里早有准备。他写那些话时,就没想过能风平浪静。
“怕他不成?”
孙浩辰咬了口汤包,汤汁溅在衣襟上也不在意,“有三皇子和韩大人撑腰,他镇南王还能在扬州地界上动你不成?再说了,民心都在你这边,你看方才掌柜的样子——”
话音未落,门口又进来一人,月白衫子,素手提着个锦盒,正是柳如是。她目光扫过店内,瞧见秦朗这桌便径直走过来,浅浅一笑:“秦公子,好巧。”
孙浩辰眼睛一亮,立刻起身让座:“柳姑娘也来吃汤包?快请坐!”
他久在江南,自然听说过京城望江楼的柳东家,据说此人不仅貌美,更兼通商事与文墨,是个极厉害的角色。
柳如是谢过落座,将锦盒放在桌上:“昨日听闻秦公子佳作,心向往之。知公子三日后便要启程,仓促间备了份薄礼,还望不弃。”
秦朗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支狼毫笔,笔杆是罕见的湘妃竹,笔头饱满,一看便知是上品。更难得的是笔杆上刻着一行小字:“笔为刀,心为秤”。
“这……”
秦朗抬头看向柳如是,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七个字,竟道破了他写文时的心境。
柳如是浅啜一口茶:“秦公子以笔为刃,劈开积弊;以心为秤,称量是非。这支笔,配公子正好。”
她语气平淡,眼神却带着分明的认可,“至于那些因文章而来的风波,公子也不必太过忧心。望江楼在江南有十几处分号,若需传递消息,尽可差人来找我。”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她愿意为他提供助力。
秦朗握着那支笔,指尖能感受到竹杆的温润。他与柳如是素不相识,她却如此坦荡地示好,想必不仅是因文章,更看重的是他背后所代表的“少年锐气”。
“多谢柳姑娘厚赠。”
秦朗将锦盒合上,郑重道,“这份情,秦朗记下了。”
温清悠不知何时也跟了过来,此刻正托着腮看柳如是,忽然笑道:“柳姑娘是不是也觉得,秦朗写‘少年自由则大陈自由’时,特别像书院里讲的那些先贤?”
柳如是看向秦朗,目光清亮:“先贤或许沉稳,却未必有这般锐气。秦公子的难得,正在于这份‘醒着的醉意’——醉得敢说真话,醒得知为何而说。”
这话与林诗允昨日那句“他这是醉了,也醒了”不谋而合。
秦朗心中微动,忽然明白过来,这些聪慧的女子,远比旁人更懂他笔下的激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