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晓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1章 灯影坛深,王霸初交锋,穿越古代,无双庶子,春心晓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朗缓步登坛,青衫在羊角灯下显得格外沉静。
他并未直接反驳,反而问道:“陈世子可知,当年武王克商后,并未屠朝歌,反倒是‘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霸道如利剑,可斩乱麻,却斩不断民心怨结。秦穆公三用孟明视,败于崤山仍不追责,终得西戎十二国臣服;反观夫差用伍子胥之策,以霸道灭越,却终丧姑苏台——可见霸道能得一时之胜,王道方是万世之基。”
“秦兄这话未免迂腐!”
陈靖冷笑,“《大陈会典·刑律篇》云‘严惩方能止恶’,若对盗贼讲王道,对叛逆讲仁义,律法岂不成了废纸?”
“世子只知其一。”
秦朗从容抬手,指向坛侧的《大陈会典》刻石,“《会典》首篇便载‘德主刑辅’,汉武帝用卫青霍去病逐匈奴,却也设太学、举贤良,正是‘霸道为表,王道为里’。若纯任霸道,譬如以猛药医人,虽能速效,终伤根本。”
这话一出,考评团的吏部侍郎王大人微微颔首:“引典精准,切中要害。”
陈靖却上前一步,声线陡然凌厉:“秦兄可知幽州苦寒?去年冬,西梁扣关,城中粮草断绝,是我父王以‘逾期不降者屠城’相胁,才逼退敌军。那时,王道能让百姓不受冻馁吗?”
他猛地指向玄旗,“乱世需用重典,弱国无资格谈王道!”
坛下哗然。柳如是急得直跺脚:“他这是偷换概念!秦朗快用《孟子》里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怼他!”
秦朗果然抬声道:“世子所言,是‘以力假仁’的伪霸道。真正的霸道,如商汤灭夏、周武伐纣,皆因‘替天行道’;若恃力妄为,譬如桀纣,终致身死国灭。《大陈会典·君道篇》明言‘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此乃太祖亲书——难道世子认为,太祖定天下,靠的是霸道而非民心?”
话音未落,考评团中忽然响起一声“夺旗”!
工部尚书周正明指着陈靖:“方才陈世子言‘弱国无资格谈王道’,与《大陈会典·邦交篇》‘虽小国亦需修礼’相悖,当缴半角令旗!”
陈靖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解下腰间令旗,撕下半角掷于坛上,却依旧朗声道:“律法可变,时势不可违!当年徐将军平定南越,若不用‘连坐法’震慑叛军,何来今日的太平?这便是霸道的实效!”
秦朗拾起那半角令旗,缓缓道:“徐将军筑堤用《考工记》,平叛后却减税三年,正是先用霸道止乱,再用王道安邦。可见王霸并非对立,而是‘宽猛相济’——正如《大陈律》既有‘笞杖徒流死’,亦有‘八议’‘减刑’,这才是治国正道。”
戌时三刻的梆子敲响时,坛上令旗已见分晓:秦朗手中的青旗完好无损,还多了半角玄旗;陈靖的玄旗虽只剩半面,却依旧插在架上,猎猎作响。
洛洪正要宣布初辩结果,陈靖忽然朗声道:“秦兄若敢接我次辩,明日‘边军屯田’一题,我定让你见识何为‘实效’!”
秦朗拱手回礼:“固所愿也。”
坛下的议论声浪更高了。
柳怀安望着秦朗的背影,对柳如是道:“这小子倒比之前沉稳了。只是……过于强调王道,怕是不懂边境的血与火。”
柳如是却望着那面缀着半角玄旗的青旗,轻声道:“可他说‘王霸相济’时,眼里的光,倒像极了当年徐将军筑堤时的样子。”
夜色渐深,羊角灯的光晕在坛上投下交错的影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