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杨筠松的手记
挽天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8章 杨筠松的手记,天命神相:我以风水镇九州,挽天火,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九只是淡淡地应付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陈光华挥手让所有服务人员都退下,然后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两样东西,恭恭敬敬地推到了苏九面前。
一张黑色的银行卡,和一个用黄布包裹着的、看起来颇有年头的册子。
“苏先生,您挽救的,不只是我一个项目,更是我陈光华的身家性命,乃至我整个家族的未来。区区俗物,不足以表达我万分之一的谢意,还请您务必收下。”
陈光华诚恳地说道:“这张卡里是五百万,只是我的一点心意。另外这个本子……是我早些年偶然从一个老乡手里收来的,据说是什么风水古籍,我也看不懂,一直放在保险柜里。我想,此物在您手中,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价值。”
李老在一旁看着,也没有劝阻。
他知道,风水一行,讲究因果。
陈光华受了苏九如此大的恩惠,若是不做出等价的回报,日后气运必会受损。
苏九本想推辞那笔钱,但见陈光华态度坚决,又听李老解释了其中的因果关窍,便也不再矫情,点了点头,将银行卡收下。
他的目光,更多地落在了那个手札本上。
他伸手解开黄布,一本约莫巴掌大小,封面由暗黄色鞣制鹿皮制成,没有书名的手札,出现在眼前。
手札的纸张已经泛黄发脆,边角多有破损,显然历经了漫长的岁月。
苏九只是轻轻翻开第一页,瞳孔便猛地一缩!
只见那书页之上,是用一种极为古朴的蝇头小楷写就的文字,笔力雄健,铁画银钩。
而文字旁边的配图,那些关于山川河流、龙脉走向的图示,其画法、标注,都带着一股浓郁的唐代之风!
更重要的是,其中对于“形势宗”风水理论的阐述,精辟入里,许多观点闻所未闻,却又仿佛直指大道本源!
“杨公……寻龙尺法?”苏九看到其中一页的标题,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这竟然是唐朝风水大家,被后世尊为“堪舆祖师”的杨筠松的手记!
这本薄薄的册子,若是放到风水界,足以引起任何一个风水师的疯狂!
其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苏九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对着陈光华郑重地道了声谢:“陈董,这份礼,太重了。我收下了。”
见苏九收下,陈光华喜笑颜开。
饭局结束后,苏九拒绝了陈光华派车相送的好意,与李老告别后,独自一人打车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关上房门,他立刻迫不及待地将那本杨公手札拿了出来,坐在书桌前,就着台灯的光,如饥似渴地研究起来。
手札里的内容博大精深,从寻龙、察砂、观水、点穴,到立向、布局,无一不包,许多理论都让他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
他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沉迷。
不知不觉,时针已经指向了午夜。
苏九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正准备将手札收好,明日再看。
可就在他合上册子的一瞬间,他的手指无意中在封皮上摩挲了一下,眉头忽然一皱。
手感不对。
这鹿皮封皮,摸起来似乎比正常的要厚上一些,而且中间某个部位,似乎有轻微的空心感。
他心中一动,将手札拿到台灯下仔细观察。
果然,在封皮的内侧,他发现了一条极其细微、几乎与皮质纹理融为一体的缝隙。
有夹层!
苏九的心跳不由得加速了几分。
他屏住呼吸,找来一把薄薄的美工刀,小心翼翼地沿着那条缝隙,将封皮的粘合处一点一点地划开。
随着封皮被揭开,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材质非纸非布,呈现出淡黄色,薄如蝉翼的东西,从夹层中滑落出来。
苏九将其轻轻展开。
那是一张绘制得极为精密的地图!
地图上山峦起伏,江河奔流,画法古拙,正是唐时的风格。
而在地图的中央位置,用朱砂画出了一个特殊的标记,旁边还有一行龙飞凤舞的小字注解。
苏九凑近一看,当他辨认出那行字的内容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瞬间僵在了原地。
那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
“乾坤坎离,真龙大结!后世有缘,得此为帝!”
这……这是一张藏宝图!
不!
比任何金银财宝都要珍贵万倍!
这是一张真正记载了“龙脉之地”具体位置的堪舆秘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