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进入古墓之中
挽天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章 进入古墓之中,天命神相:我以风水镇九州,挽天火,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神奇的一幕,就这样出现了。
这一缕烟气并没有在空气中消散,而是凝聚成长长的一条,像是半空中一道白色的绳索,在茂密的树林间蜿蜒前行,清晰可见。
这正是“引气寻龙”之术的奇效,通过引动地脉之气,使其与香烟相合,从而指引出龙穴宝地的精确方位。
苏九背起背包,目光紧盯着那道白色的烟线,不疾不徐地跟随着它前行。
他拨开荆棘,穿过密林,脚下是腐朽的落叶和湿润的泥土。
行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样子,苏九来到了一处半山腰的平台上。
这里地势开阔,杂草丛生,却罕见的没有树木,只有零星的灌木点缀其间。
苏九心中已经有了猜测,看来这里应该就是古墓之处了。
寻常之地,草木繁盛,而此地草木稀疏,且无高大树木,必是地下有异,阴气过盛,不适宜草木生长。
此刻,那半空中的烟雾已经很淡了,但目标指向却异常明确,就是这半山腰平台的靠山之处。
苏九缓步走过去,这里巨大的乱石林立,犬牙交错,仿佛一道天然的石墙。
观察了一下,他走到了一块一人高的巨石前。
这块巨石与其他乱石不同,虽然表面布满青苔,但其形状和位置都显得过于规整。
苏九伸出手,在巨石的某个隐蔽角落,仔细触摸着。
他指尖微动,真气流转,很快便感应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机关气息。
他找到了一个极难察觉的凹陷,轻轻按了下去。
只听得一阵低沉的“轰隆”声从地下传来,那块一人高的巨石竟然缓缓地向内移动,露出了一个黑漆漆的山洞。
洞口方正,边缘切割整齐,显然是人工开凿的痕迹。
一股比外面更加浓郁的阴冷气息,夹杂着泥土与腐朽的味道,从洞口扑面而来。
这就是古墓的入口了。
然而,苏九并没有急着进去。
地方已经找到了,并不急在这一时。
他缓缓地拿出罗盘,再次对洞口周围的风水格局进行堪舆。
罗盘上的指针在轻微颤动后,最终稳稳地指向了洞口,同时,罗盘的另一侧,也指向了洞口旁几十米的地方。
苏九顺着罗盘的指引,走到几十米外的一片灌木丛中。
他拨开灌木,果然在下方发现了一个被掩埋的坑洞。
坑洞的边缘有明显的挖掘痕迹,泥土松软,还散落着一些锈蚀的铁器碎片。这就是盗洞的痕迹。
他蹲下身,仔细检查着盗洞的深度和宽度。
这盗洞显然是近期才挖的,但从其简陋程度来看,这伙盗墓贼的水平并不高。
苏九心中清楚,大多数的盗墓贼能安全的进入到主墓室,并且从主墓室退出来的概率是很少的,不足百分之十。
更何况,这墓葬还涉及到巫术和镇压之局,凶险程度远超寻常。
他不知道这伙盗墓贼有没有进入到主墓室内,但从盗洞的规模来看,他们很可能并未深入。
收敛了思绪,苏九不再想那么多。
他将罗盘收好,转身回到古墓入口。他深吸一口气,从背包中取出佩戴好的头灯,将其戴在额头,打开开关,一道明亮的光束立刻射入黑漆漆的山洞中。
这是一条刚好容纳一人通过的通道,高大概两米,宽大概一米,洞口坡度缓和,顺着山脉腹部下方蔓延。
通道的墙壁上,隐约可见人工凿刻的痕迹,虽然粗糙,但却透着一股远古的沧桑。
苏九没有丝毫犹豫,他迈开步子,毅然决然地走进了那黑漆漆的山洞中。
随着他深入,洞口的光线逐渐被吞噬,周围陷入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头灯的光束如同利剑,划破了黑暗。
苏九迈步进入洞穴,通道并不长,约莫走了数十步,便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了一条宽阔许多的甬道。
甬道高约三米,宽近五米,两侧的墙壁由巨大的青石板砌成,石板之间严丝合缝,可见当年建造者的鬼斧神工。
然而,这份古朴与庄重,很快便被眼前的景象打破。
苏九的头灯光束扫过,赫然发现甬道地面上散落着零星的泥土块、碎裂的陶片和一些锈迹斑斑的铁质工具。
墙壁上,原本平整的石板被撬动过,留下了清晰的撬痕,有些地方甚至被粗暴地凿开,露出内部的填充物。
空气中,除了原有的阴冷腐朽,还多了一丝被扰动后的驳杂气息。
“果然,盗墓贼已经进来了。”苏九心中暗道,眉头微蹙。
他蹲下身,捻起一撮地上的泥土,放在指尖轻轻碾磨。
泥土还带着些许潮气,显然是近期才被带入此地。
那些散落的工具碎片,也并非古物,而是现代的铁器,被腐蚀的程度表明它们在此地停留的时间不长。
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甬道两侧。
甬道笔直向前延伸,尽头隐没在头灯光束之外的黑暗中。
两侧每隔一段距离,便有拱形门洞,通向不同的侧室。
苏九没有急于深入主甬道,而是先选择进入了离入口最近的一个侧室。
盗墓贼往往会先从侧室下手,寻找陪葬品或探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