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改变看法
月球上的灌篮高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1章 改变看法,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月球上的灌篮高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于,我建议不宜一次性发放,应慢慢来。”沈严提醒道。
户部方尚书点头称是,“王爷所言极是,这正是我和于阁老的想法。
我们比不了锦衣卫,两年内已连涨两次薪。”
“是啊,谁让我们武王是个财神爷呢?每次出征归来,都能带来无数珍宝。”于璞感叹道。
“哈哈,你老于的改革成效显着,国库日渐充盈,别在我这儿诉苦。”
沈严确实欣赏于璞的作为。
理想主义者若想在朝堂推行改革,往往困难重重,需有决绝之心才可能有所突破。
而他凭借威慑力,使皇亲国戚及地方豪强不敢轻举妄动,为于璞铺平道路。
短短两年,国家实力明显复苏,质疑声渐息,于璞也成为文官典范。
谈及改革成果,于璞感慨道:“多亏王爷支持,不然我早被送入诏狱了。”
“两位都是栋梁之材,不必互相恭维。”方尚书笑言,“今日开心,不如找其他部门主管聚餐。”
“对,他们得了好处,该请客。”于璞附和,随即派人邀各部门主官前来商议。
六部得知于阁老为他们争取到巨额福利后,无不欣喜若狂,随即纷纷赶赴四海楼。
\"哈哈,今日谁都不许跟我争,这场宴会由我礼部主办。
我们礼部虽是清水衙门,但今日也能分得百万两白银,怎能不大方些?\" 花白胡须的礼部尚书兴奋地说。
其余五部尚书听闻此言,也争相要求承办这次宴席。
这在大明数百年的历史上实属罕见。
一向互不相让的六部今日竟这般客气,争先恐后地要掏钱,堪称前所未有。
实际上,这些尚书个个精明,如此殷勤只为巴结沈严这位财神。
他一出手就是百万两银子,比起整日喊穷的户部尚书强多了。
谁能讨得这位“土财主”欢心,未来的种种好处自然不用多说。
东厂和六扇门的事例便是明证。
近来,这两部门的人走到哪里都趾高气扬,只因他们的首领是大魔王的亲信。
金银珠宝、奇珍异宝,想要什么都有,令京城各衙门羡慕不已。
由此可见,只要投靠大魔王,便能获得一切。
至于面子?
连太后和内阁首辅都懂得讨好大魔王,他们又算得了什么?
六部尚书争论不休,最终还是由内阁首辅出面,决定众人共同承担宴请沈严的费用。
\"呵呵,你们这些老家伙,真以为王爷会在乎你们这次宴请?他在异世界可是受到精灵女王最隆重的接待呢。”
\"哈哈,首辅大人,您所说的隆重接待是什么意思?是那种正规的吗?\" 吏部尚书打趣道,意味深长。
“这还用多说?以我们武王这般人中翘楚、英雄豪杰,那精灵女王定是如诸位所想的那般隆重相待。”
其他官员纷纷大笑。
可以说,自大明开国以来,数百年间,内阁与六部之间能有这般和谐的景象,实属罕见。
谁也没料到,在当今一朝能够实现。
众人开怀畅饮,不再有过去的勾心斗角,只有求同存异的氛围。
这也是沈严所期待的。
他不愿自己离世后,朝臣们结党营私、互相攻讦、纷争不断。
若真如此,他也不会安心离去。
眼前这一幕让他倍感欣慰,至少在他离开的几年里,朝廷内外能团结一致。
想到这里,沈严也站了起来:“诸位,今日让我甚感欣慰,能与诸君共饮。
朝中政务繁杂,本王虽身为武将,却难以插手,全靠诸位齐心协力。”
“王爷太过谦虚了。
这些年,您虽统领锦衣卫,但从不欺压文官,已让我们深感感激。”
“王大人说得对极了。
不仅如此,王爷从不干涉我们处理的政务,这是大明之幸,百姓之福。”
“王爷这些年的作为,我们都铭记于心。”
这些文官对沈严的奉承可谓滔滔不绝。
然而,沈严对此颇为受用。
正如文官们所说,多年来,尽管他是朝中实权最大的人,却始终恪守规矩,不越雷池。
起初大家都担心他会成为第二个“曹阿满”。
经历了一些事后,文官们逐渐改变了看法。
这位大魔王不仅没有专权,反而保护了文官们的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