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带伤筹备
龙都老乡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2章 带伤筹备,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龙都老乡亲,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院子里已经聚了不少人。杜勇军正和王建国蹲在墙角抽烟,两个老汉看着新房啧啧称赞。杜小华和王冉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最小的杜鹏和王晴则围着那只狍子打转,好奇地摸来摸去。
\"谦儿来了!\"刘瑞红眼尖,第一个看见王谦,\"哎哟,咋瘦了?\"
王谦赶紧上前问好。刘瑞红是屯里有名的爽利人,说话像打机关枪:\"新房真敞亮!窗户纸都糊好了?哎呀这地面夯得真平!小荷这孩子有福气...\"
李爱花笑着打断老姐妹:\"他婶子,进屋说话。小荷,给你娘倒茶。\"
杜小荷应了一声,红着脸往屋里走。经过王谦身边时,她悄悄掐了他一把,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别逞强,疼了就回去躺着。\"
王谦假装没听见,大步走向杜勇军:\"叔,上梁的时辰定了吗?\"
杜勇军磕了磕烟袋锅子:\"卯时三刻,太阳刚冒头那会儿。\"他看了眼王谦的脸色,突然压低声音,\"受伤了?\"
王谦心头一跳,没想到老实巴交的杜叔眼睛这么毒。他刚要否认,杜勇军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给咱屯争光了。\"说完还冲他眨眨眼。
原来杜勇军早就从老周那听说了抓捕逃犯的事。王谦松了口气,心里又有些惭愧——他本想瞒着父母,免得他们担心。
\"爹!\"杜鹏突然跑过来,手里举着个弹弓,\"谦哥,能教我打弹弓不?\"
王谦接过弹弓试了试皮筋:\"好弹弓,谁给的?\"
\"我哥从县里捎的!\"杜鹏骄傲地挺起胸脯,\"能打二十步远的麻雀!\"
杜小华闻言转过头:\"吹吧你,昨天还把刘婶家的尿盆打碎了!\"
众人哄笑起来。杜鹏涨红了脸,追着姐姐要打,被杜勇军一声咳嗽镇住了。王谦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明天教你,先帮你娘干活去。\"
正热闹着,院门外又来了几拨人——李卫国带着媳妇来了,拎着两条大鲤鱼;刘大脑袋拄着拐杖也来了,腿上还缠着绷带,精神头却很好;连林场派出所的老周都带着两个民警来了,手里提着用红纸包着的搪瓷脸盆——这可是稀罕物件。
王谦忙着招呼客人,伤口疼得厉害也不敢表露。杜小荷看在眼里,趁人不注意把他拉到厢房,不由分说地灌了他一碗汤药。
\"啥味儿啊...\"王谦苦得脸都皱成一团。
\"黄连加苦参,\"杜小荷板着脸,\"专治不听话的伤员。\"
王谦刚要反驳,院外突然响起一阵鞭炮声——是王谦的姑姑王淑芸和姑父赵志刚到了。作为林场的小领导,赵志刚穿着的确良中山装,骑着崭新的\"永久\"自行车,车把上还挂着个网兜,里面是两瓶\"北大仓\"酒。
这下院子里更热闹了。赵志刚被让到上座,和几个长辈寒暄;王淑芸则拉着李爱花和刘瑞红说私房话,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孩子们围着自行车打转,想摸又不敢摸。
\"谦儿,\"于子明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你看谁来了。\"
王谦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院门口站着个意想不到的人——张会计!这个一向和狩猎队不对付的老滑头,今天居然提着两包点心登门了。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王谦小声嘀咕。
张会计讪笑着走过来,把点心递给王谦:\"那个...恭喜啊。我家富贵不懂事,以前多有得罪...\"
原来张富贵自从装病没参加追捕行动,在屯里抬不起头来。
张会计这是替儿子来缓和关系的。王谦大方地接过点心,招呼他进屋喝茶——大喜的日子,没必要计较旧怨。
日头渐渐西斜,帮忙的妇女们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
李爱花和刘瑞红配合默契,一个揉面一个剁馅,包了好几盖帘饺子。杜小荷带着杜小华和王冉在院子里择菜,刘玉兰则帮着劈柴烧火。
男人们也没闲着。王建国和杜勇军带着几个猎户在院子一角搭起了临时灶台,架上一口大铁锅炖狍子肉。
李卫国和于子明负责处理那只狍子,剥皮卸肉手法娴熟。
连受伤的刘大脑袋都坐在小板凳上,用他仅剩的一条好腿固定住木盆,在里面和泥抹房檐的缝隙。
王谦想帮忙,却被众人一致赶走了。\"准新郎官歇着!\"于子明起哄道,\"留着劲儿明天背媳妇吧!\"
在一片哄笑声中,王谦只好退到厢房门口,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
夕阳把新房的红瓦染成了金色,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炖肉的香味。
这就是他重生后要守护的生活——亲人、朋友、爱人,一个都不能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