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接机
小酸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9章 接机,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小酸黄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海中听后皱起眉头,无奈地叹了口气:\"现在只能希望李建设赶紧把袜子重新摆上商店货架。\"
\"否则单靠我和许大茂卖袜子,厂子恐怕撑不了多久。\"
刘海中明白这个道理,虽然对相关情况有所了解,但眼下这种状况显然难以持久。
时间一长,要么李建设的袜子厂重新上架袜子,要么厂子就彻底关门。
贰大娘听完后也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同样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这样的机会不多了。\"
\"不过这次赚的钱已经足够多。\"
\"我们以后的生活不用再担心。\"
贰大娘说,她的两个儿子也不知道为什么,估计以后不会照顾他们老两口了。
他们的养老问题只能靠自己。
“是啊,我们就静观其变吧。
只要李建设他们厂子一直生产袜子,咱们基本上就不会没生意做。”
刘海中说道,他的话并无虚假,毕竟和李建设合作这么久,他对这些情况很了解。
“没错。”
二大娘听了点头表示同意。
……
再来说说某城市的小镇上。
几个中年妇女正在争抢手中的几双袜子。
“这家厂子怎么回事,他们卖的袜子无论款式还是质量都很棒。”
“不知道为啥突然从大商店撤下来了。”
“是啊,对我们来说这是好事,现在买这种袜子很方便,不用像以前那样到处抢了。”
“对,之前这个品牌的袜子很难抢到,现在却很容易买到。”
“而且价格便宜,穿着也有面子。”
此时她们正围坐一起谈论,这对她们来说真是极好的事。
这种袜子还特别好卖。
只要她们抢到这些袜子,带回村里就能轻松卖掉,还能赚不少钱。
这无疑是好事。
类似的场景在不同地方上演,一些敏锐的人立刻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
结果,不少人开始倒卖建设牌袜子。
虽然建设牌袜子未在商店销售,但在乡村等地却卖得很好,不仅质量好,款式也很时尚。
农村本来比城市落后。
自从这种袜子进入农村后,许多人开始购买建设牌袜子。
尽管袜子在城里未能立足,但在农村却很受欢迎。
日子慢慢过去,李建设迅速行动,着手引进设备生产鞋子。
在他的规划里,鞋厂是关键环节,只要把鞋厂运营起来,获得市场认可后,后续的发展就会顺畅许多。
他打算借助鞋子开设线下店铺,借助店铺吸引客流,有了客流,袜子自然不愁销路。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还未出现专门化的鞋店或类似业态,商业意识也未普及。
不久后,李建设完善鞋厂的消息吸引了许多关注,特别是上官晴天。
起初她认为袜厂难以为继,但如今袜厂依然稳健运作,让她感到意外。
……
“真能折腾,又搞了个鞋厂?”
此刻,精诚公司某间办公室内,上官晴天听下属汇报此事,不禁惊讶。
按她的推测,鞋厂处境艰难,李建设该集中精力回笼资金,可他竟又投建鞋厂?她完全摸不清他的意图,本应专注于袜厂,却转而投入鞋厂,实在让人费解。
她隐约觉得事情不对劲,却又难以言明具体问题所在。
“至于您让我调查的事,我已查清。
他们厂的袜子目前只通过两条渠道批发,价格极低,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下属急忙汇报。
上官晴天听罢,笑意更深,这结果正如她所料。
商店不再销售他们的袜子,袜子只能流向其他市场。
价格上自然无法与商场里的袜子相比,这让他们毫无竞争优势。
“明白了,我会盯着他们的产品,绝不能出问题。”
上官晴天满面笑容地叮嘱,内心无比欢喜。
对她而言,这个对手实在太弱。
最近,随着建设牌袜子从商店撤架,王氏袜业销量逐渐回暖,这至关重要。
“看来得把这个情况告诉父亲他们,不然万一有变数,就麻烦了。”
上官晴天暗自思忖。
没过多久,不到一小时,上官晴天来到一座写字楼前,顺利抵达顶层一间办公室。
一位中年男子坐在沙发上吸烟。
“交代的事办得如何?”
男子看向进门的上官晴天问道。
上官晴天将所知之事全盘托出。
中年男子听后皱眉:“现在开鞋厂是何意?”
随即似有所悟地说:“无论他们怎样折腾,我们王氏主营百货,只要他们的鞋进入商店,就让它们步袜厂的后尘,被下架。”
他深吸一口烟,对此类事早已驾轻就熟。
“爸,我也是这样想的。
这些市场属于我们,决不允许其他品牌侵占。”
上官晴天笑盈盈地说,对此习以为常。
“这次袜厂的事做得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