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宣传费
小酸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9章 宣传费,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小酸黄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麦佳沉默地摇了摇头。
当然不可能。
单是《无双》独特的镜头语言和电影氛围,全球范围内也没几位导演能够复制。
这些才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所在。
至于演员表演、伪造货币的真实感以及炫目的打斗场景,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即使拍不出《无双》,我们还能拍《无敌》!它的票房目标可能是3000万,但我们只需争取1000万即可。”黄百明满不在乎地说,“抄一抄,跟个风,赚点票房不成问题。”
他的意图再清楚不过——直接抄袭,追逐热点。
在这个平行世界里,新一城的三大巨头中,最爱投机取巧的始终是黄百明。
不同于另外两人,他对电影仍怀有一定理想。
麦佳对黄百明的行为并不认同,石田也颇有微词。
然而,他们并未反对,毕竟这种做法显然有利可图。
没人会拒绝金钱诱惑。
麦佳和石田保持沉默,黄百明笑着问道:“那我明天召集人手开始拍摄?”
麦佳点头同意。
作为新一城的领头人,影片收益丰厚,他自然分得最多。
抄便抄罢。
香江电影本就抄袭成风,你抄我来我抄你,只要能卖座便是王道!
.....
《无双》在港岛上映十日后,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北美与霓虹市场几乎同步引进此片。北美地区,《无双》由派拉蒙与华纳联合发行。这两家公司在《小鬼当家》的成功中获利颇丰,因此对《无双》的推广极为重视,分别派遣副总经理统筹各自负责的部分。
暂且不论北美市场的票房表现。
先看吴耀祖在霓虹市场的影响力,这里同样是他的重要战场。
香江电影的发行模式主要有三种:
其一,“卖片花”,即提前预售影片上映版权。若吴耀祖的公司资金告急,可宣布即将开拍新片,再向片商和影院出售片花以筹措资金。这种方式对制作方和院线都属双赢,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颇为盛行。
例如,某公司以200万签约华仔拍片,未开拍前仅凭合约便可售出800万的片花。这与房产预售楼花的道理相似。
另一种是借助代理发行公司,制作方只需对接发行方即可,无需直接面对影院。
第三种是在特定院线放映。吴耀祖的电影在霓虹与香江均采用此法。在香江有完美院线支持,在霓虹则凭借完美娱乐株式会社的关系网,轻松解决影院排片问题。
完美娱乐株式会社掌控着众多院线集团的股份,是重要的董事会成员和大股东。
大股东的小请求,各大院线集团都很乐意配合。
《无双》在香港的表现十分亮眼,同时在日本也颇受欢迎。作为一张专辑销量近300万的知名艺人,吴耀祖在日本的成绩尤为突出,其主演的《小鬼当家》接近三亿美元票房。他不仅是香港首富,还涉足电影行业,通过完美娱乐株式会社将《无双》安排在200多家影院、400余块银幕放映。
尽管与北美市场相比仍有差距,但在亚洲范围内,这样的规模已属罕见。要知道,全香港合法影院的银幕总数也不足400块。
位于东京的早稻田松竹电影院,是这个时代日本数一数二的豪华影城,不仅能放映电影,还能举办演唱会或传统戏剧演出。
早稻田松竹隶属于松竹映画,而后者又是完美株式会社在日投资的重要对象。这家创立于1920年的老牌电影公司,在历史上创造了诸多“日本第一”的纪录。
然而进入80年代,由于接连亏损,松竹映画遭遇短暂财务危机。在平行世界中,这一问题随日本经济复苏自然解决。而在这个时间线上,吴耀祖趁机收购,目前个人持股10%,完美娱乐占股15%,合计超过25%。他已成为松竹映画最大股东,这也让这家长期亏损的企业成为《无双》上映最积极的支持者之一。
半个月前,完美娱乐在香江推广《无双》之际,松竹映画也在积极宣传这部电影。
宣传费用由松竹映画先行垫付,随后从票房收入中扣除,这是一般公司代理发行的惯例。
在香江,《无双》的宣传以吴耀祖和林清霞为主。然而,在霓虹,焦点转向了吴耀祖与樋口可南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