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代王拓跋贺傉:母后当国的傀儡皇帝
仙乡樵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4章 代王拓跋贺傉:母后当国的傀儡皇帝,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仙乡樵主,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更糟的是,草原暗流变成惊涛骇浪。某夜巡逻兵从宫门拔下带着血书的箭矢:“伪汗速退!”斥候急报某某部落又在磨刀。贺傉夜夜惊醒,总幻觉听见马蹄声。某日望着盛乐城低矮的土墙,他突然拍案:“搬家!咱们去东木根山!”群臣哗然中,他指着地图振振有词:“此乃草原函谷关,峭壁能挡十万兵!”老臣尉古真幽幽补刀:“也挡了商队和春风。”
三、迁都闹剧与“乌龟壳”工程
迁都令引发代国版“北漂潮”。铁匠边打马掌边嘟囔:“东木根山的石头硬得崩坏我三把锤!”牧民望着刚搭好的毡帐哀叹:“这鬼地方连牧草都带苦味!”更绝的是施工事故——当贺傉巡视城墙时,新建的角楼“轰隆”塌了半边,监工哭丧着脸报:“工匠说...说夯土掺了太多陛下急切的汗水。”
新都落成那日,贺傉站在城头意气风发。远处沙尘滚滚,他激动地喊:“定是各部来朝!”结果哨探回报:“是野驴群路过...”宴会上烤全羊刚上桌,警报骤响——贺兰部的游骑在三十里外遛弯。群臣刀叉齐落,贺傉举着羊腿僵在当场。此后东木根山得了个绰号“乌龟壳”,有牧童歌谣唱道:“金狼旗,土城墙,大汗缩头望四方~”
四、忧愤食堂与谥号玄机
迁都次年,御厨发现大汗食欲锐减。某次献上秘制奶糕,贺傉突然掀桌怒吼:“又是羊奶!朕要喝江南的茶!”夜里侍从常听见他在寝帐咆哮:“朕非孩童!”、“贺兰老贼欺我太甚!”325年深秋,贺傉在忧愤中咯血而亡。临终前攥着弟弟纥那的手说:“墙...再筑高些...”
当讣告传至后赵,石勒捻须大笑:“鲜卑小儿竟被自家草原吓死?”近百年后北魏开国,拓跋珪翻阅先祖档案时陷入沉思。大臣崔浩提议:“谥法云柔质慈民曰惠,不若...”于是这位憋屈君主得了个微妙谥号——惠皇帝。朝堂上顿时充满快活的空气,有鲜卑贵族嘀咕:“是说他惠民,还是惠(慧)到躲山里?”
五、历史的幽默回旋镖
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会发现贺傉的“乌龟战术”竟埋着文明密码:他的懦弱造就什翼犍的坚韧——流亡皇子在贺兰部学会多语言外交,为北魏胡汉融合埋下伏笔;他的龟缩启发拓跋珪的狡黠——复国时放弃易攻难守的盛乐,定都平城扼守太行险要;他的憋屈反衬孝文帝的果决——看到先祖因循守旧的下场,元宏才铁心全盘汉化。
黄昏下的东木根山遗址,风在残垣间吹奏胡笳曲。若拓跋贺傉知后世评价,或会苦笑:“朕不过想安稳吃顿手抓饭,怎就被迫当了历史垫脚石?”导游常对游客调侃:“这里该立块碑——预警!过度啃老可能导致亡国”!但当我们细数云冈石窟的佛陀微笑、洛阳城里的《水经注》、魏碑书法里的铁画银钩,或许该向这位憋屈皇帝敬杯马奶酒:历史这台大戏,总要有人演滑稽配角,好让英雄的登场更耀眼。他的迁都闹剧像颗投进时间长河的石头——当时只溅起泥点,百年后却在北魏王朝漾出文明漪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