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1章 代码即法律的乌托邦,股市搬运工,短耳的兔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典型的市场炒作套路。”陈默调出该账号的历史推文,发现其在重大事件期间曾发布极端言论,“先用恐慌叙事洗盘,再用技术分析诱多——资本的剧本从未改变。”
14:00,加密货币价格突破关键点位,趋势策略浮盈17%。但他注意到链上某热门币种合约的交互量激增300%,调用频率最高的函数存在异常:“这个函数逻辑有问题。”
“重入漏洞!”技术顾问的语气骤然紧张,快速圈出代码片段,“转账函数在更新余额前执行,允许递归调用。这和早年某重大安全事件的代码漏洞完全一致,一旦触发,合约资产将被无限虹吸。”
陈默的瞳孔收缩,立即平仓趋势单并将热钱包资产转入稳定币:“通过合规渠道发布风险预警,重点提示流动性池用户撤离。”他在操盘日志疾书,钢笔尖划破纸页:“代码不是法律,编写代码的人性才是。”
消息发来,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某加密货币24小时涨幅超200%,多个热门币种连续涨停,交易量前十的币种中有多数是概念币种,市值波动速度创历史新高。”
陈默望向窗外,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在阴云中若隐若现,金融机构大楼的顶端闪烁着冷光,宛如加密世界的权力中心。他摸出冷钱包,金属外壳上的助记词依次划过掌心,对应着不同地区的存储节点。远处的江面上,货轮的汽笛声与终端的警报声交织,形成诡异的交响。
“如果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乌托邦,为什么资本总能找到中心化的漏洞?”陈默突然问道,手指停在某关键词上。
技术顾问沉默片刻,身后的办公区突然乌云密布,阳光被厚重的云层吞噬:“因为区块链只是工具,而人性永远追求中心化的掌控感。”
实验室的空调发出异常嗡鸣,陈默看着屏幕上概念币种的价格走势图,想起早年市场的疯狂——那时的投资者追逐新兴概念,如今的参与者追捧热门币种,本质上都是对财富幻觉的追逐。冷钱包在掌心微微发烫,提醒着他:无论技术如何迭代,资本的镰刀永远对准人性的弱点。
他翻开泛旧的交易笔记,在空白页写下:“当人们沉迷于代码即法律的乌托邦,资本早已在人性的漏洞里埋下新的陷阱。”钢笔尖落下的瞬间,窗外暴雨倾盆,金融机构大楼的灯光次第亮起,如同黑暗中凝视猎物的眼睛。而那些在概念币种狂欢中追逐百倍收益的参与者,终将成为下一个轮回的养料——这是资本世界永恒的规律,从未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