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8章 《人类最后的尊严:模糊逻辑》,股市搬运工,短耳的兔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默尝试将《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稿输入NLp模型,关键词提取准确率仅62%,“加快”“优化”等词的情感极性得分在0.3-0.7之间波动。“Gpt-4给出的估值提升区间是8%-22%,”他对着麦克风皱眉,“这种跨度太大,无法直接写入风控阈值。”
深夜23:00,陈默启动walk-forward回测程序,人工干预模块在2020年1月数据中开始运行。当模拟到武汉封城次日的暴跌时,程序因捕捉到“央行定向降准50bp”的新闻弹窗,自动暂停止损指令。随后三天,医药股板块因政策利好反弹12%,该策略避免了45%的错杀损失。但切换到2021年7月“双减”政策时段,模型将“规范学科类培训”的表述误判为中性信号,未能及时平仓教育股,导致组合净值回撤7.6%,误判率达38%。
“问题出在政策情感分析的权重分配,”小张不知何时来到实验室,抱着咖啡杯看着屏幕,“‘严禁’‘坚决取缔’等词的负向权重仅0.6,低于‘支持’‘鼓励’的正向权重0.8,这不合理。”他的眼镜片反射着屏幕蓝光,“应该引入逆情绪因子,在市场恐慌时提升负面词汇的权重。”
陈默点头,在操盘日志中写下:“模糊逻辑的核心矛盾:经验既是权重赋予的依据,也是局限性的来源。”他划掉“局限性”,改为“多样性”,笔尖在纸面上洇开小片墨迹。智能手表显示凌晨2:17,屏幕右下角弹出新邮件,标题“量子计算实验室参观邀请”的宋体字格外醒目。
“当经典计算无法处理政策的千万种可能性,”他喃喃自语,想起周远山的话,“量子平行宇宙或许能模拟每一种政策落地的概率分布。”他站起身,活动僵硬的肩颈,目光落在窗外的黄浦江。雨夜中的江面泛着霓虹碎光,如同量化模型里闪烁的数据流,而人类的决策,恰如这些破碎光斑——无法被0和1完全定义,却在模糊中蕴含着算法难以企及的温度与弹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