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豆腐西施骂街巷 自惭半老怨花娇,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罗裙犹系少女妆,却骂小姑采花香。
铜镜蒙尘不忍拭,且将胭脂污红裳。
晨雾里的豆腐担
五更梆子刚敲过,柳条巷便荡起“吱呀”扁担声。豆腐西施吴三娘踩着露水摆摊,青石板上印着湿漉漉的脚印。她特意将摊子支在胭脂铺对面,素白围裙下却藏着石榴红裙裾——自打新寡后,这抹红便成了她与岁月较劲的战旗。
“三娘,豆腐老些的留两块!”绸缎庄陈掌柜踱步而来,眼睛却瞟向胭脂铺前买香粉的少女。吴三娘剁豆腐的刀忽然重了三分,雪白豆渣溅上陈掌柜的绸衫:“呦!陈老爷莫不是要拿豆腐糊窗纸?这般嫩的颜色,当心被野猫挠花了!”
胭脂盒里的旧时光
这场指桑骂槐传到城隍庙时,卖花婆子正跟人闲磕牙:“要说三娘这脾气,得从她当姑娘时说起。那年她坐着花轿过东街,簪子上的流苏能扫落满树桃花。如今……”婆子压低嗓子,“守寡十年,再好的胭脂也盖不住眼尾纹。”
吴三娘何尝不知?每夜对镜梳头,总要挑亮三根蜡烛。铜镜里依稀还是十八岁的容颜,可晨起揽镜时,眼角的细纹却像刀刻般分明。昨日她咬牙买了盒茉莉香粉,扑在脸上却显出斑驳,气得摔了镜子。今早见胭脂铺小娘子容光焕发,仿佛又看见镜中那个狼狈的自己。
绣鞋踏碎海棠影
这场景让浆洗坊的周嬷嬷想起《金瓶梅》里的宋蕙莲。那妇人原是个仆妇,仗着几分姿色偷穿主母的绣鞋,偏要笑别人“粗手笨脚不配穿红”。兰陵笑笑生讥讽:“乌鸦嫌猪黑,不知自己站在煤堆里。”
更绝的是《红楼梦》里晴雯撕扇的戏码。她眼见宝玉与袭人亲近,偏要冷笑:“好端端的扇子,听个响儿也算造化!”撕的哪里是扇子?分明是撕自己那份见不得光的心思。曹雪芹写得隐晦:“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就连《牡丹亭》的杜丽娘也难逃此劫。她游园惊梦时叹“良辰美景奈何天”,看似伤春,实是惊觉容颜易老。汤显祖笔锋一转,让花神道破天机:“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春色年年老?”
豆腐架下的照妖镜
西街卦摊的胡瞎子有面“无相镜”,说是能照见前世今生。吴三娘去算命时,胡瞎子摸着镜面道:“娘子命犯桃花煞,这煞不在他人,在……”
“在哪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