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诛心鉴妖镜,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更深一击在次日黎明。菜市口贴满\"镜语\":\"昨日亥时三刻,知府卧房铜镜映出地契三箱——特此告示,免藏私罪!\"胡惟德气急败坏搜查全城,却不知地契早被陆九霄混入赈灾粮中,随船运往黄泛区。
破镜重圆
决战在冬至祭天。胡惟德正要借\"鉴心镜\"祈福,陆九霄突然登坛:\"《庄子》云‘至人之用心若镜’,今日便请天地为镜!\"他摔碎铜镜,露出背面的鎏金貔貅纹:\"诸位可知?这纹路与知府私印一模一样!\"
碎片飞溅中,胡惟德官帽落地,露出夹藏的银票。最绝的是某块碎片映出师爷与山匪分赃的场面——原是陆九霄早用西洋镜术录下罪证。百姓哄抢碎片,发现每片背面皆刻小字:\"照人先照己\"。
明镜止水
事毕,陆九霄在玄武湖畔对浣衣妇说破玄机:\"世间最利的镜子,不是铜鉴而是人心。\"他取湖水为镜:\"你看这水中影,风过则碎,水平则明——道德审判亦是如此。\"
一孩童问:\"若遇‘照妖镜’怎办?\"
郎中大笑:\"你便做那孙猴子,砸碎凌霄殿的牌匾,问一句‘满天神佛可敢自照’?\"
胡惟德的\"鉴心局\",将反向歧视的虚伪推向极致——通过神化道德标准,实施合法化掠夺。生存法则首在\"镜鉴自省\":当有人自封道德判官时,必先观其是否以身载道。
《韩非子》有言:\"镜无见疵之罪。\"真正的明镜,当如魏徵之于太宗,照见得失而非制造恐惧。那\"鉴心镜\"碎片被百姓熔铸成铜钱,市井流传新谚:\"良心镜,照金银,照不见知府狼子心。\"
秦淮河的画舫歌女新谱《镜花缘》,末句唱道:\"水月镜花皆是幻,真金不怕火来炼...\"桨声灯影中,残镜折射的月光洒在知府空棺上——胡惟德流放那日,随身只带破镜半面,照见的不再是贪欲,而是荒原孤狼般的嶙峋瘦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