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章 道德反经术,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铸剑为犁记
重阳日,寒山寺前立起新碑。陆九霄挥毫题写:\"圣贤死,大道生——此碑可刻可改,诸君自便。\"起初有人怒泼朱漆,渐有胆大者添注批语,最终形成千字碑文奇观。某寒门学子刻下:\"‘劳心者治人’后当补‘治人者必先劳心’!\"
赵慕青砸碎锁链那日,恰见父亲在碑前发呆。赵半城抚摸着某句\"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的批注,突然老泪纵横——这话正是他母亲临终所言,却被自己曲解为操控子孙的权柄。
破茧化蝶录
三年后,反经书院悄然兴起。讲堂不设圣人像,只悬空白卷轴,学生每日以不同角度批注同一段经典。曾参与\"护经大会\"的老儒偷偷来访,看到学子争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现代注解时,竟捻须微笑:\"原来《论语》是面镜子,照见的是读经人的心胸。\"
陆九霄在太湖畔对渔翁说破天机:\"道德如舟,能载人亦能覆人。要紧的是记住——\"
\"你是乘舟客,不是刻舟人。\"
渔翁撒网大笑:\"就像这太湖,养得出珍珠也藏得住淤泥!\"
赵半城的\"孝道枷锁\",揭示了反向歧视的终极形态——将道德准则固化为不可置疑的教条。生存法则首在\"动态释经\":正如《周易》变易之道,真正的圣贤之学从非铁板一块。
《墨子》有言:\"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陆九霄的反经术,实为拆解伪善者的话语牢笼。那\"可刻可改\"的石碑经年累月,渐被风雨侵蚀成无字碑,却引香客无数——有人见桎梏,有人见自由,恰似《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谛。
寒山寺的钟声依旧,只是多了几分清越。沙弥扫落叶时,发现碑脚生出忍冬藤,缠绕着某句\"礼岂为我辈设耶\"的刻痕,开出金银双色花。香客传言:此花入药可解心魔,名曰\"反经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