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洛阳伽蓝血食记,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鹧鸪天·香灰偈》

永宁寺深钟鼓沉,青烟缭绕铸金银。

白灰低息渡贫苦,金屑高利噬骨魂。

晨钟脆,暮鼓浑,佛前血契字如焚。

莫道慈悲无算计,且看,业火焚身化债痕。

永宁寺的晨钟撞碎洛阳城的薄雾,檐角铁马叮咚作响,惊起塔顶倦栖的寒鸦。香炉中积着三指厚的香灰,老僧以铜匙轻搅,灰堆里竟露出半截焦黑的指骨——这是北魏佛寺最森严的账簿,每一捧香灰都浸透人间疾苦。当朝廷的赈灾粮在官仓霉烂时,这座\"浮屠摩天\"的佛寺,正用香灰与业力重写经济法则。

《洛阳伽蓝记》载\"僧房千间,珠玉锦绣\",却未说清这些财富如何积聚。大统年间,关中饥馑,流民涌入洛阳。永宁寺开\"僧只户\"先河:灾民借贷一斗粟,须在功德簿上按血指印,来年还三斗,另加三炷\"赎罪香\"。香分三等:柏香抵本,檀香加利,沉香则消孽障。这\"以香为息\"的巧术,比官府税制更诛心百倍。

香灰账簿

寺中典座僧每日五更即起,将香灰按颜色分装七瓮。白灰记寻常债务,青灰表逾期未还,金灰则是死契——借者需抵押子女为寺奴。最毒的是\"黑灰账\":混入疫病死者骨灰,专放给还贷无望者,待其病亡便可吞没田产。这种\"以灰为契\"的手段,连《周礼》的泉府官都叹为观止。

正光三年,河阴县陈氏寡妇借白灰债葬夫,次年还檀香息。岂料寺僧在香灰中掺入铅粉,燃后青烟触地即凝,硬说她烧的是次等柏香。寡妇被逼将幼子送入寺中为奴,当夜悬梁自尽。其子十年后成知客僧,暗中在香灰瓮底刻《地藏经》超度亡魂——佛寺经济的血腥,竟成了修行者的菩提。

钟鼓经济学

永宁寺的晨钟暮鼓暗藏玄机。晨钟一百零八响,每响间隔由典座僧调控:间隔短促催债主登门,余韵悠长则容缓期。暮鼓三百六十槌,槌数对应当日收息钱数,多一槌则明日加息一成。某年腊月,小沙弥误将鼓槌数多击三下,次日竟有七户贫民冻毙街头,尸身怀中皆揣着\"佛债血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良少年

知否

百世飞升

白眉罗汉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路过的假面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背手装逼13抬手打脸

君恩如梦

满刺霸王龙

股市搬运工

短耳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