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韩非子说储君术,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金阶玉砌藏寒刃,龙榻锦帷隐杀机。
谁见东宫梁上雀,衔来血诏化灰泥?\"
储君饵
天宝九载的长安城,东宫檐角的铜铃无风自鸣。太子李亨跪在玄宗面前,额角冷汗浸湿了蟠龙纹地衣。高力士捧来的漆盘中,盛着三枚西域贡果——果皮泛着诡异的青紫。这场景似极了《韩非子·备内》所述:“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只不过此刻的“夫妻”,换作了天家父子。
三日前,李林甫的门客在骊山猎场“偶遇”太子。那猎户打扮的汉子,献上的不是鹿茸,而是陇右节度使的密信:“太子私铸兵甲,图谋不轨。”这般构陷之术,比《战国策》中郑袖谗害魏美人更毒三分。李林甫深谙《韩非子》“恃术不恃信”之道,将储君之位炼成了钓取权力的香饵。
术网千结
真正的食利者,能把东宫变作蛛网。
李林甫的书房暗格里,藏着一卷批注版《韩非子》。在《难言》篇旁,他用朱笔写下:“言太子过,莫若使其自证。”于是长安市井忽传童谣:“东宫雀,西宫鹰,鹰啄雀眼天下惊。”太子为表清白,竟主动请缨查办谣源,正中李林甫下怀——那散布童谣的乞儿,早被灭口在永巷深处。
更绝的是“双刃谏”。他怂恿玄宗赐太子《孝经注疏》,却在书中夹入前朝废太子的血衣残片。这般“以孝逼反”的算计,连《三十六计》都未曾收录,却暗合《韩非子》“倒言反事以尝所疑”的阴术。
血诏谜
天宝十一载的寒食节,东宫梨树下掘出带字的龟甲。
太卜令解读卦文:“潜龙在渊,利见大人。”李林甫当即泣奏:“潜龙乃太子自喻,欲见‘大人’取而代之!”这出“龟甲谶”的戏码,实为他对《韩非子·说疑》的活学活用:“文言妖,称古亡,作新术。”那龟甲上的字迹,实是用醋书就,遇地气方显。
太子门客李泌看破玄机。他取来新酿的桑落酒泼于龟甲,醋字遇酒化开:“此非天意,实乃人祸!”可未等追查,献龟的小黄门已“失足”坠井。这“死无对证”的局,恰似《韩非子》所言:“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破局匕
李泌的应对之策,藏在一卷《韩非子》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