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市井魅影:话本小说的面具狂欢,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书坊街的皮影戏

苏州阊门书坊街的黄昏,总见伙计扛着雕版匆匆往来。某书商为防盗版,故意在同本书不同章节署不同笔名:《张子房慕道记》标“西湖渔隐”,《戒指儿记》改“清虚子”。更狡黠者当属余象斗,他在《列国志传》每卷末印“此本得自大内秘阁”,实则全篇皆是自家门客所撰。

《五杂俎》记载过一出闹剧:某书商盗印《水浒传》,为避官司竟将宋江改名“宋海”,晁盖改作“赵盖”。官府查封时,他振振有词:“我写的是大宋海寇,与梁山贼寇何干?”这种“似是而非”的伎俩,恰应了《笑林广记》里的段子:“秀才改经书,改头换面;书商印话本,偷梁换柱。”

墨香深处的照妖镜

清初李渔在《连城璧》中写过一个绝妙寓言:某书生夜读《西厢》,忽见字句化作美人起舞,细看却是自家妻子容颜。这故事暗藏话本小说的终极秘密——虚拟身份实为照见人心的魔镜。当读者为“兰陵笑笑生”的真实身份争得面红耳赤时,或许正应了《幽梦影》的嘲讽:“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最深刻的警示来自《豆棚闲话》。某篇讲述书商伪造古籍致富,最终被自己印的《阴骘文》索命。作者艾衲居士在篇末叹道:“造孽钱买得纸灰飞,骗人话终成索命符。”那些在虚拟身份中沉溺太深者,终将被自己编织的罗网困住。正如《格言联璧》所诫:“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从兰陵笑笑生的迷雾到三言二拍的假面,话本小说的江湖从来都是虚实交错的战场。这些墨香中的鬼影,既是市井智慧的闪光,也是人性幽暗的投射。今人观之,当知数字时代的虚拟身份亦如话本小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陶庵梦忆》有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或许在虚实之间保留三分破绽,才是与这世界和解的真谛。

正如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自嘲:“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那些穿越时空的笔名与面具,终将在岁月长河中显影成最真实的生命印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良少年

知否

百世飞升

白眉罗汉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路过的假面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背手装逼13抬手打脸

君恩如梦

满刺霸王龙

股市搬运工

短耳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