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宦海浮沉寄生术——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生存较量,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骊山华清池的晨雾里,高力士捧着杨贵妃的雪蛤羹,勺柄有意无意地指向东北方。贵妃慵懒问道:\"阿翁总看那作甚?\"高力士垂首:\"老奴想起范阳的温泉...\"当夜,玄宗案头便多了份安禄山在范阳筑雄武城的密报。而杨国忠为证忠心,竟将堂兄杨銛私通吐蕃的信件烧成灰烬,混入醒酒汤献给贵妃。
这般暗斗,在《长恨歌》的仙乐中愈演愈烈。某日梨园排演,高力士故意让雷海青将琵琶弦调松。待杨国忠提议安禄山献舞时,琵琶忽在\"胡旋\"处迸断。玄宗不悦之际,高力士适时呈上渤海国进贡的鳄鱼皮琴囊,轻声道:\"胡器终究不及中原雅音。\"次日,安禄山的贡马便被扣在潼关。
马嵬坡前的终局
天宝十五载的蝉鸣格外凄厉。马嵬驿的土墙上,杨国忠的头颅还睁着眼。高力士用白绫裹着圣旨走向佛堂,身后跟着的龙武军将领,正是当年被他从死牢里救出的陈玄礼。贵妃的簪子刺破他手背时,他想起四十年前那个岭南雨夜——那时他还是冯家的幼童,因父亲获罪被阉割入宫。
\"娘娘,老奴这里有盒岭南的荔枝...\"他打开漆盒,露出三尺白绫。佛堂外的军士们听见环佩叮咚,却不知那是高力士故意挂在梁上的玉坠。待玄宗问起贵妃遗容,他垂泪道:\"娘娘去时,犹念着七夕的长生殿誓约。\"暗地里,那枚沾着胭脂的白绫已被他埋在驿道旁,上覆《霓裳羽衣曲》残谱。
宝应元年的明月照着上阳宫残瓦,高力士在流放途中听闻玄宗驾崩。他面南而跪,从贴身锦囊中取出半块玉珏——正是当年威胁杨国忠的那块。珏上血痕已化作暗红,却映出个完整的\"忠\"字。老宦官忽然大笑,将玉珏掷入巫山云雾,惊起一群寒鸦。
千里外的马嵬坡,有牧童挖出截腐烂白绫。绫上金线绣着的\"长恨\"二字,正被蚁群啃噬成\"长相思\"。当说书人唱到\"君臣相顾尽沾衣\"时,茶客们不会知道,那沾衣的泪水中,有多少是寄生者精心酿造的苦酒。而长安城新晋的宦官们,仍在学习如何用香炉灰掩盖血腥味——这门手艺,高力士的徒孙们,已经传了三十七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