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青楼文化的寄生生态——李师师背后的利益网络,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曲新词酒一杯,章台柳色映金罍。

莫道青楼皆薄幸,锦衾深处隐风雷。

金线绣鞋踏出的青云路

宣和年间的汴梁城,樊楼灯火彻夜不熄。李师师的绣鞋轻点过波斯绒毯,鞋尖缀的南海珍珠扫过跪地奉酒的贾奕衣襟。这个痴迷她的穷举人尚不知晓,今夜屏风后坐着微服的宋徽宗。师师腕间金跳脱叮咚作响,忽将半盏残酒泼在贾奕诗稿上:\"公子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倒像是从杜牧诗里偷来的魂儿。\"

此言一出,满堂哄笑。屏风后却传来玉器轻叩声——那是天子用镇圭敲击案几的暗号。次日,贾奕被外放岭南的文书与徽宗亲题的\"师师醉墨\"匾额同时送达樊楼。师师倚着新匾对丫鬟笑道:\"你看这'醉'字,像不像官家藏在画院的那方'天水'闲章?\"这般机锋,恰似《鹤林玉露》所言:\"风尘中有大见识者,能于笑谈间翻覆风云。\"

文人墨客的攀附藤

周邦彦跪在师师琴台下补全《少年游》时,笔尖的墨汁正顺着徽宗衣角滴落。师师绣履轻移,罗袜有意无意地遮住御袍上的污迹,口中却嗔道:\"美成先生总爱在人家调弦时填词!\"待天子醋意发作要将周邦彦贬出京城,她又在御前唱起新谱的《兰陵王》,唱到\"登临望故国\"时,故意将\"谁识京华倦客\"的尾音颤得百转千回。徽宗叹罢\"文人相轻\",竟转怒为喜赐周邦彦提举大晟府。

这般四两拨千斤的手段,师师是从《战国策》里悟得的。她厢房里藏着本《花间集》,页间夹满当朝名士的手稿:苏过送来的黄庭坚诗帖,米芾临摹的《中秋帖》,甚至蔡京长子蔡攸的策论。每份墨宝都系着条朱丝,上标\"可赠张商英宜示童贯\"等小楷——这些文人清誉,在她手中化作牵动朝局的丝线。

权钱交织的销金窟

樊楼地窖的酒坛后,藏着三本截然不同的账册:

红册记王侯——郓王赵楷赠的翡翠屏风折银八千两;

黑册录商贾——扬州盐商为听曲包场十日,耗银五百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无良少年

知否

百世飞升

白眉罗汉

开局诗道圣子,将科学融入玄幻

路过的假面

系统:我以双修证道

背手装逼13抬手打脸

君恩如梦

满刺霸王龙

股市搬运工

短耳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