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牡丹亭畔情债深,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南安府的后花园荒草蔓生,杜丽娘的绣鞋踏过青苔,罗帕拂开蛛网。当她望见太湖石畔那株老梅时,鬓边的金雀钗忽地坠地——这一瞬的心颤,不仅惊醒了深闺十六年的春情,更撼动了整个封建礼教的信用基石。
游园惊梦启孽债
杜丽娘指尖抚过《诗经》中的\"关关雎鸠\",耳畔仿佛听见千年礼法的锁链铮鸣。她蘸着胭脂在菱花镜背面写下\"他年得傍蟾宫客\",这八字谶语,恰似在父权账簿上开出空头银票。
《西厢记》里崔莺莺夜听琴时,尚知用\"兄妹之礼\"作遮羞布;《长生殿》中杨玉环与李隆基定情,仍有金钗钿盒为信物。而杜丽娘的情债更为惊世骇俗——她以魂魄为质,向阴阳两界赊来三日姻缘。这般胆魄,连放印子钱的西门庆都要自叹弗如。
还魂掘墓破天机
柳梦梅在梅花观拾得画像时,岭南举子的锦绣前程已在冥府挂了号。他夜半挥锄掘坟的举动,看似痴情,实则是对世俗信用体系的悍然挑战:
阴司赊账术:石道姑递来的还魂丹,需用阳间童子血作引。这哪里是救人,分明是让柳梦梅签下卖身契——从此他的功名福禄皆成地府账簿上的数字。
礼法套利计:杜宝拒不认婿时,柳梦梅当庭吟诵《闺塾》诗稿。他将丽娘生前笔墨化作信用凭证,恰似商人用前朝地契强占民田。
情债复利劫:当杜丽娘跪求父亲认亲,实则是将三载相思化作高利贷。杜宝那句\"鬼乜邪,胡缠俺\",道破了这场信用游戏的残酷真相——父女亲情也要明码标价。
情债止赎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