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章 灞桥柳色年年新,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灞水烟柳系离舟,青枝折尽换吴钩。
莫道柔条不堪用,柔肠百转锁咽喉。
一、柳契易绢埋祸根
唐天宝年间,灞桥东岸的柳庄人以编柳为业,与西岸的秦川绢坊订下\"柳绢之盟\":春柳抽芽时,柳庄供十万柳条编绢篓,秦川则以等重蜀绢回赠。某年柳庄少年韩十七发现,老柳匠会在嫩枝抹蜂蜡,编出的篓子遇潮便发胀锁死,专为克扣绢量。他默不作声,却将柳条浸入灞河黑泥,编出的篓子阴干后轻如蝉翼。秋后算账时,秦川掌柜惊觉柳篓缩水三成,而韩家地窖已堆满用\"轻篓\"多换的蜀绢。
《管子·轻重甲》言\"物适则贱,寡则贵\",韩十七的\"轻篓术\"正是操纵资源价值的典范。柳与绢的等重置换,实为不同价值体系的错位交易。这印证《盐铁论》\"利在势居\"的深意——当一方掌握度量衡的解释权,等价交换便成空谈。
二、年轮为契刻沧桑
柳庄祠堂供着百年柳祖,树干上密布刀刻的同心圆。每圈记录一次柳绢交易,阳纹记柳数,阴纹刻绢量。韩十七夜观年轮,发现内圈阳纹皆被虫蛀,阴纹却用桐油加固。他取灞河胶泥填入蛀洞,拓出百年前秘契:原来柳庄先祖曾以\"鬼柳\"换绢——此柳遇月圆夜会泣血,编篓可囚魂。秦川人连夜焚毁所有古篓,灰烬中竟飘出人形纸灰,额间点着朱砂。
《吕氏春秋》载\"木心瘿则纹诡\",年轮记账法实为资源置换的时空陷阱。柳庄用生物特性篡改契约,恰似《鬼谷子·谋篇》\"因其势而利导之\"。当资源价值随时间自然变化时,守约者反成背约者,利益反转便如年轮般不可逆。
三、折柳赠别藏机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