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殿的八咫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6章 两日的安心与离别,戈壁与槐花的恋曲,宣德殿的八咫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陈默要回乌鲁木齐了。临走前,他站在院子里,看着父亲和李阿姨。院子里的葡萄藤在风中轻轻摆动,枣树的叶子沙沙作响。“爸,李阿姨,你们一定要注意身体,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陈默的声音有些颤抖。父亲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你在那边好好工作,别操心家里。” 李阿姨也红了眼眶:“孩子,路上注意安全,有空常回来看看。”
陈默上了车,看着车窗外父亲和李阿姨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视线中。这两天,他看到了父亲不再是一个人孤独地生活,有了李阿姨的陪伴,父亲的脸上有了笑容,生活有了烟火气。虽然装修材料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但父亲已经开始重视,这让他感到一丝欣慰。
长途客运站内,人潮熙熙攘攘,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检票声、行李箱滚轮与地面摩擦的声响交织在一起。陈默站在售票窗口前,看着玻璃上自己略显疲惫的倒影,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 几年前,18 岁的他也是在这个客运站,怀揣着对大学的憧憬,背着行囊踏上前往河北的旅程,那时的父亲站在月台边,背着手,沉默地看着他离开,眼神中藏着不舍与期待;后来每次寒暑假往返,客运站的场景都在悄然变化,站台翻新了,自动售票机取代了人工窗口,而自己也从青涩的学生变成了肩负家庭责任的男人。
他伸手摸了摸口袋里父亲硬塞给他的一袋晒干的杏干,指尖触到粗糙的塑料袋,心中泛起一阵酸涩。抬眼望向候车大厅,一位年轻的母亲正蹲下身,温柔地给孩子整理衣领,这一幕像极了小时候母亲送他时的模样。陈默的眼眶渐渐泛红,嘴角却不自觉地扬起一抹苦笑,时间真是无情,转眼间,父母老去,自己也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
“前往乌鲁木齐的旅客请检票上车……” 广播声响起,陈默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背,迈步走向检票口。他知道,生活就像这来来往往的长途客车,不断前行,而那些过往的回忆,终将成为心底最柔软的牵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