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3章 国际维和使命,八零军婚甜蜜蜜,萤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28 年的撒哈拉热风卷起细沙,顾沉舟的战术背心上多了枚联合国维和勋章,却依然保留着苏晚晴缝的红景天香囊 —— 在马里的 45c高温里,香囊的安神香气与防蚊涂层共同织就了他的 \"沙漠铠甲\"。当他看见当地儿童对着中国维和部队的作训服指指点点,那些因语言隔阂产生的警惕眼神,让他想起 2018 年在非洲草原,阿米娜第一次看见军装时的退缩。
\"需要能微笑的制服。\" 他在卫星电话里对苏晚晴说,远处的维和医疗点飘着中国与马里的国旗,\"就像 2008 年汶川的荧光迷彩服,\" 顿了顿,\"不过这次要让色彩说话。\" 苏晚晴的银顶针在设计稿上划出弧线,左胸的中国国旗用的是 2019 年国庆阅兵的礼服面料,右胸的马里国旗则融入了当地蜡染纹样,衣领内侧的 \"和平\" 二字,用曼丁哥语绣成展翅的鸵鸟形状 —— 那是马里的国鸟,也是顾沉舟在巡逻时见过的最自由的生灵。
\"袖口的透气孔走的是廷巴克图的风玫瑰图。\" 苏晚晴对着视频展示样衣,防沙面料里混着顾婆婆晒干的红景天粉末,\"领口的可拆卸围巾,\" 指了指用马里传统织物改的模块,\"能变成孩子们的风筝。\" 顾沉舟望着妻子发间的银顶针,发现那枚 1998 年的老顶针旁,多了枚用马里驼铃铜屑熔铸的新饰件,尾端刻着 \"舟晴\" 与 \"和平\" 的双语徽记。
首批文化交流服送达维和营地时,工兵连的小张正用刺刀给当地儿童削木陀螺。\"试试这个。\" 顾沉舟递过件衬衫,左胸的五星红旗下,绣着小张家乡的黄山迎客松,右胸的马里国旗旁,是当地儿童画的猴面包树。当小张蹲下时,裤脚的防沙罩自动展开,露出用曼丁哥语绣的 \"朋友\"—— 那是小川用 2025 年智能校服的翻译模块生成的针法。
\"看!中国叔叔的衣服会开花!\" 穿文化交流服的战士走过市集时,裙摆的数码印花随着步伐显影出长城与马里杰内古城的重叠轮廓,孩子们追着流动的图案笑,伸手触摸衣领的鸵鸟刺绣。某老人突然指着战士的袖口惊呼,那里的红景天压痕在阳光下显影成马里的游牧路线,与他祖传的羊皮地图上的符号完全一致。
顾沉舟在巡逻时发现,穿着文化交流服的医疗队员被孩子们围坐在猴面包树下,衬衫的防蚊涂层让他们免受蚊虫叮咬,而衣领的 \"和平\" 鸵鸟刺绣,正被当作故事的起点。\"这是中国的和平鸟,\" 护士小王指着刺绣,用刚学会的曼丁哥语说,\"它的翅膀,\" 指了指展开的衣领,\"能遮住所有的眼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