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2章 军属队的新团长,八零军婚甜蜜蜜,萤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霜降后的家属院飘着细雪,顾婆婆的蓝布衫领口别着 \"拥军织毛衣\" 活动的红袖章,老花镜后的银针在毛线团间翻飞,织片上的五角星图案正以每分钟十二针的频率生长 —— 那是苏晚晴设计的 \"三代同堂\" 暗纹,每个角的弧度都对应着顾沉舟在边防哨所画的防风墙角度。
\"袖口要留两指空隙,\" 她的顶针敲了敲铝合金织针,\"参照顾少校当年在昆仑山的袖笼数据。\" 围坐在石桌旁的军属们纷纷点头,王秀芳举着刚起头的毛衣惊叹:\"阿姨这针法,比电脑横机还精准!\" 毛线团在她腕间的银顶针旁滚动,那是苏晚晴从缝纫社带来的、1998 年抗洪时战士们用过的救生衣拆解线。
苏晚晴抱着改衣本路过,看见母亲织片的反面藏着极细的弹道线,每三道平针就嵌着个 \"舟\" 字暗纹 —— 正是顾沉舟训练日志的签名笔锋。\"妈,您把沉舟的弹道笔记织进毛衣了?\" 她的指尖划过五角星中心,那里用红景天线绣着极小的 \"1962\",是顾父的入伍年份。婆婆抬头时,老花镜滑到鼻尖,露出与顾沉舟同款的、因长期纳鞋而微凸的指节:\"战士们穿在身上,\" 她的喉结滚动,\"就像揣着咱们的心跳。\"
七岁的小羽攥着比自己还高的毛线团,正在给布娃娃织迷你围巾,针脚间歪扭地嵌着五角星 —— 那是婆婆教她的 \"第一式拥军针\"。\"奶奶,这里要加弹壳吗?\" 她举着顾建军寄来的三等功弹壳碎片,尾端 \"护姐\" 二字在雪光中泛着温润的光。婆婆笑着摇头,从蓝布包掏出个铁皮盒,里面整齐码着顾沉舟历年的淘汰弹壳,每个都被磨成了毛线针帽:\"弹壳要留给真正的钢枪,\" 她的顶针划过小羽的围巾,\"咱们的武器,\" 顿了顿,\"是毛线和针。\"
第一批毛衣寄往边防连那天,苏晚晴在打包箱里发现婆婆的手写信,牛皮纸上的钢笔字带着顶针压痕:\"孩子们,领口的五角星要对着心脏,袖口的 ' 平安 ' 是顾妈妈的暗号。\" 她的视线落在 \"顾妈妈手作\" 的布标上,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顾沉舟寄给她的第一封情书,信封上同样的 \"平安\" 二字,此刻正以刺绣的形式,藏在每件毛衣的侧缝里。
\"嫂子,建军所在的侦察排收到毛衣了!\" 顾建军的视频通话突然弹出,屏幕里的战士们举着绣着 \"平安\" 的毛衣敬礼,列兵小张的领口处,五角星恰好对准他新得的 \"卫国戍边\" 纪念章。顾婆婆的手在毛线团上停顿,浑浊的眼睛映着视频里的雪山背景 —— 那正是 1962 年顾父最后驻守的哨所,此刻被毛衣的暖红色映得温柔。
\"看见没?\" 苏晚晴指着毛衣内侧的隐形口袋,里面用红景天线绣着每个战士的血型,\"妈把当年给沉舟绣平安符的针法,\" 指了指小羽正在学习的十字针,\"变成了边防战士的专属密码。\" 小羽突然发现,自己织的布娃娃围巾上,不知何时多了奶奶偷偷绣的 \"小羽平安\",针脚密得能挡住塞北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