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4章 汉宫凤权:吕雉与薄窦二后的朝野博弈,嘻哈史诗看古今,111永恒的不死鸟1,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吕雉摆摆手:“现在不是和匈奴开战的时候。忍一时风平浪静,我们需要时间发展。”

她执政十五年,虽然重用外戚,手段狠辣,但国家在她的治理下还算稳定。刘盈病逝后,她立了几个小皇帝,自己则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

第四章 代王宫里的薄姬泪

当吕雉在长安呼风唤雨时,薄姬正在代国的宫殿里织布。她本是魏王豹的妾室,魏豹被刘邦打败后,她被送入汉宫做宫女,偶然得到刘邦临幸,生下儿子刘恒,却一直不受宠。

“娘,长安又来人了,”刘恒拿着竹简进来,“是吕后赐的丝绸,让我们‘安心守边’。”

薄姬放下梭子,看着儿子:“恒儿,记住,在吕后面前,我们要学会忍。” 她知道吕雉多疑,之所以放过她们母子,是因为她们太不起眼。

代国地处边境,条件艰苦。薄姬带着刘恒亲自耕种,衣着朴素,从不铺张。她教导刘恒要宽厚待人,体恤民情。“恒儿,你看这织布,要一根线一根线地织,急不得。做人也一样,要脚踏实地。”

有次,刘恒不小心踩坏了百姓的庄稼,薄姬知道后,让他亲自去道歉,并赔偿损失。“身为王侯,更要懂得体谅百姓的不易。”

她还让刘恒学习黄老之术,“无为而治”。“吕后那边越是折腾,我们越要低调。记住,枪打出头鸟。”

吕雉死后,功臣集团铲除了吕氏势力,商量着立谁为帝。有人提议刘恒:“代王仁孝宽厚,母家薄氏善良,不会像吕后那样专权。”

当使者来到代国时,刘恒还在田间劳作。薄姬看着儿子,眼里含着泪:“恒儿,记住娘的话,做个好皇帝,别学吕后,也别学那些争权夺利的人。”

第五章 窦漪房的黄老权术

刘恒登基为汉文帝,薄姬成为皇太后。她为儿子选了个太子妃——窦漪房。窦漪房本是赵国宫女,被吕后赐给代王,没想到深受刘恒宠爱。

“漪房,”薄太后拉着窦漪房的手,“恒儿性子软,你要多帮衬他。但记住,别学吕后,要懂得‘无为’。”

窦漪房点点头。她知道薄太后的用意,也明白“无为而治”的道理。汉文帝时期,她恪守本分,从不干涉朝政,还带头提倡节俭,穿粗布衣服,不戴珠宝。

汉文帝死后,汉景帝刘启继位,窦漪房成为窦太后。她依旧信奉黄老之学,对景帝任用儒生很不满。有次,儒生辕固生说《老子》是“家人言”,窦太后大怒:“你去猪圈里和野猪辩论吧!”

景帝赶紧给辕固生一把锋利的刀,才让他逃过一劫。“娘,辕固生只是个书生,您何必跟他计较?”

窦太后哼了一声:“书生怎么了?乱说话也该教训。记住,祖宗的‘无为’之道不能丢。”

但她并非完全守旧。当景帝要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时,她支持景帝派周亚夫平叛;当汉武帝刘彻想反击匈奴时,她虽然不满他重用儒生,却也默许了他的军事准备和派张骞出使西域。

“彻儿,”她把刘彻叫到跟前,指着地图说,“打匈奴可以,但不能瞎折腾。张骞出使西域是好事,能了解敌情,也能打通商路,这才是‘无为’中的‘有为’。”

汉武帝虽然对祖母的干涉不满,但也不得不佩服她的政治智慧。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才真正放开手脚,但他始终记得祖母的教诲,在扩张的同时,也注意休养生息。

第六章 凤权更迭话沧桑

吕雉、薄太后、窦太后,三位汉宫的女性掌权者,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政治手腕。

吕雉从糟糠妻到铁腕皇后,用狠辣的手段巩固了政权,却也留下了“毒后”的骂名。她死后,吕氏家族被灭,印证了她那句“我不狠,怎么活”的无奈。

薄太后则用隐忍和宽厚,在吕雉的阴影下保全了自己和儿子,最终迎来“文景之治”的盛世。她的“无为”不是软弱,而是智慧,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法则。

窦太后继承了薄太后的黄老思想,却又能在关键时刻支持儿孙的改革,既守成又变通。她的政治手腕不像吕雉那样强硬,却更懂得“以柔克刚”。

当后世的人们提起这三位女性时,总会有不同的评价。有人骂吕雉残忍,有人赞薄太后贤德,有人说窦太后保守。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都在男权主导的社会里,用自己的方式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汉宫的红墙依旧矗立,见证着一代代帝王将相的兴衰荣辱,也见证着这些后宫女性的挣扎与奋斗。吕雉的铁腕、薄太后的隐忍、窦太后的权术,都成为了汉宫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与思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明1810

轩云子

命运双生:长夜将明

尘未清

八零:当留子变成华裔

大王是只喵

出殡日你没时间,我重生崛起你发疯

一尾金鱼

你一个Alpha,怎么能这么娇

猫猫我呀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一览众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