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汉宫雁:解忧公主的西域涅盘记
111永恒的不死鸟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3章 汉宫雁:解忧公主的西域涅盘记,嘻哈史诗看古今,111永恒的不死鸟1,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解忧派冯嫽作为使者,出使西域各国。冯嫽凭借智慧和口才,说服了龟兹、鄯善等国结盟。同时,汉朝的援军也到了,由校尉常惠率领。
“常校尉,”解忧在军帐里铺开地图,“匈奴主力在蒲类海,我们可以……”
常惠看着眼前这个运筹帷幄的女子,很难想象她曾是罪臣之女。“公主有何妙计?”
“声东击西,”解忧指着地图,“让乌孙军假装攻打车师,吸引匈奴注意力,汉军则偷袭蒲类海!”
战役大胜,匈奴被打得元气大伤。解忧趁机提议开通商路,让汉朝的丝绸、瓷器通过乌孙运往西域,西域的良马、玉石也进入汉朝。
商队出发那天,解忧站在城楼上,看着驼队扬起的烟尘,对冯嫽说:“你看,这就是我们的‘丝路’。”
冯嫽眼眶湿润:“公主,您做到了。长安的人要是知道……”
“知道什么?”解忧打断她,“知道一个罪臣之女,在西域闯出了一片天?”她抚摸着城墙上的汉砖,那是她让人从长安运来的,“我只知道,这条路通了,乌孙和汉朝的联系就紧了,我的罪,也算赎了几分。”
军须靡对解忧越发敬重,甚至在议事时,会先问她的意见。匈奴公主彻底失势,郁郁而终。解忧在乌孙的声望越来越高,百姓们称她为“汉女神”。
第五章 三嫁昆莫心似铁
军须靡病逝后,解忧按乌孙习俗,嫁给了他的堂弟翁归靡。翁归靡是个勇猛的战士,对解忧一见倾心:“汉女,你比草原上的格桑花还美。”
解忧却对他说:“昆莫,我嫁给你,不是为了儿女情长,是为了乌孙和汉朝的联盟。”
翁归靡哈哈大笑:“没问题!只要你在我身边,乌孙就永远和汉朝一条心!”
在解忧的劝说下,翁归靡派使者去汉朝,请求正式结盟。宣帝大喜,派常惠再次出使乌孙。解忧趁机提出:“陛下,西域诸国虽已结盟,但匈奴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需要建立更稳固的防御。”
她建议在西域设置都护府,统管军政事务。宣帝采纳了她的建议,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从此,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版图。
解忧在乌孙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经历了三任昆莫,生下五个子女。她的儿子元贵靡被立为太子,女儿弟史嫁给了龟兹王。乌孙在她的经营下,成了汉朝在西域最坚实的盟友。
但她内心深处,始终有个声音在呼唤——长安,那个她又爱又恨的地方。
第六章 白发归汉雁南飞
甘露三年,翁归靡病逝,乌孙贵族拥立军须靡的儿子泥靡为昆莫。泥靡残暴嗜杀,被称为“狂王”,他对解忧充满敌意:“汉女,你的时代过去了!”
解忧知道,自己该离开了。她给宣帝写了封信,字里行间满是沧桑:“臣女解忧,远嫁乌孙五十载,今已白发苍苍,愿得骸骨归汉地。”
宣帝收到信,感慨万千:“快!派使者去接解忧公主回国!”
车队离开乌孙那天,百姓们自发前来送行,哭喊声震天动地。解忧站在车马上,看着这片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泪水滑落:“乌孙的百姓们,解忧对不起你们,不能陪你们走下去了。”
冯嫽扶着她:“公主,您为乌孙做的一切,他们会记住的。”
回到长安时,宣帝亲自到城外迎接。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解忧,宣帝忍不住落泪:“姑祖母,您受苦了。”
解忧跪在地上,看着长安的宫墙,恍如隔世。“陛下,臣女回来了。”
她被封为“长公主”,赐住长乐宫。每天,她都会坐在窗前,看着南飞的大雁,想起乌孙的草原和沙漠,想起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想起军须靡、翁归靡,还有那个遥远的罪臣之女。
黄龙元年,解忧公主在长安病逝,享年七十有余。她的遗体被安葬在杜陵,与汉朝的先皇们一起,守护着这片她为之奋斗一生的土地。
汉宫的大雁每年都会南飞北往,带走西域的风沙,带来长安的消息。解忧公主的故事,就像一只坚韧的鸿雁,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不朽的传奇。她从罪臣之女到乌孙国母,用智慧和勇气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大汉王朝打通西域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后世的人们提起汉朝和亲的公主时,总会想起解忧——那个在西域涅盘重生的汉宫女子,她的一生,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丝路史诗。她用自己的方式,洗清了罪臣的污名,赢得了荣耀和尊重,最终魂归故里,成为了大汉王朝永远的骄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