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长坂坡下的桃花笺
111永恒的不死鸟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1章 长坂坡下的桃花笺,嘻哈史诗看古今,111永恒的不死鸟1,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枪尖挑落的月光
赵云第一次见阿月,是在涿县野店的屋檐下。
他刚把行囊甩上肩头,青釭剑穗子还沾着晨露,就见个扎羊角辫的丫头踮脚够酒旗,碎布裙角扫过他绑腿。“喂,大个子!”她仰头时,发间桃花瓣扑簌簌掉,“帮我够下幌子,我爹说够着就给我买糖人。”
那时他十七岁,枪术刚练出些门道,见她鼻尖沾着面粉,像只偷喝蜜的小兽,鬼使神差就把五尺高的酒旗摘下来。她咯咯笑,塞给他块麦芽糖,糖纸裹着半片桃花。后来他才知道,她是野店掌柜的女儿,总在灶台边偷塞热馒头给他——他跟着刘备奔波的日子,行囊里常有温热的麦香。
建安五年,他在长山练兵,收到她托人捎来的布包。青灰色粗布裹着件新做的襦衫,针脚歪歪扭扭,袖口绣着朵歪桃。附的纸条上是她歪歪扭扭的字:“听说你穿白甲冷,我拆了嫁妆里的棉絮,别告诉别人呀。”他摸着袖口的桃花,忽然想起那年野店屋檐下,她踮脚时眼里晃着的光,像落了满把星星。
(二)长坂坡的血与影
长坂坡的厮杀声能掀翻天地时,赵云把阿斗缚在胸前,白马踏过断矛。他杀红了眼,白甲染成暗红,忽然在乱军里看见块熟悉的碎布——是阿月常穿的那条石榴红裙。
那丫头不知怎么跑到了战场,正护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躲在断墙后。曹军的长枪刺过来时,她尖叫着扑过去拽住枪杆,指尖被划破也不松手。赵云的青釭剑比风还快,枪尖在离她三寸的地方断成两截。
“赵云!”她看见他,脸上全是灰,眼泪却砸得欢,“快救救她们……”
他把阿斗递给那妇人,反手将她拎到马背上。“抱紧我!”马蹄踏碎月光,她的胳膊紧紧圈着他腰,脸贴在他染血的甲胄上,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叶子:“我爹说你在这儿,我怕……怕你像村头王大哥那样……”
他没回头,只觉得后背湿了片。原来这丫头偷偷跟了一路,揣着给他缝的护腕,却在死人堆里迷了路。剑鞘擦过她手背,她“嘶”了声,他才看见她掌心有道深可见骨的伤口——是刚才拽枪杆划的。
“笨死了!”他骂着,却从怀里摸出块干硬的麦芽糖,“含着,别出声。”
糖纸还是当年那块,边角磨得毛糙,她含着糖,眼泪却掉得更凶,把他后背的血痂都泡软了。
(三)空帐里的桃花笺
入川后,赵云成了翊军将军,帐里总放着个上了锁的木匣。
阿月成了营里的军嫂,跟着妇孺们缝补伤兵的衣服。她总趁他练兵时溜进帐,在案头放碗酸梅汤,或是把晒干的桃花塞进他剑鞘。有次他半夜回帐,看见她趴在桌边睡着了,手里捏着张纸,上面画着个穿白甲的人,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赵将军要打胜仗呀。”
他替她盖好披风,却看见木匣缝隙里露出半截红绳——是当年长坂坡她拽断的枪穗,被他系在了匣子里。
建安二十四年,他在汉水摆空营计,阿月在后方熬药。等他带着败兵回营,远远就看见她提着药罐站在辕门,火光映着她围裙上的桃花刺绣,像团烧不熄的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