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风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4章 秦宓,中国古代名人传,轩辕风雪,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忽然,侍卫禀报:\"秦宓求见。\"

\"不见。\"诸葛亮头也不抬,\"我已决意南征,无需多言。\"

\"大人,秦先生已跪了两个时辰。\"

诸葛亮手中的笔顿住。推开窗,只见秦宓跪在阶前,额间沾满晨露,单薄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愈发瘦弱。

\"进来吧。\"

秦宓起身时,险些踉跄。

他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南方瘴疠之地,非仁义之师所宜。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陛下当以德服人!\"

诸葛亮蹙眉:\"子敕可知,南蛮已断我粮道?\"

\"粮道可通,人心难通。\"秦宓翻开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南中各部落风俗,\"孟获部落崇拜火神,祝融夫人擅使飞刀;高定部落以耕牛为神......丞相若以典籍教化,以医术救人,彼必望风归附。\"

诸葛亮接过竹简,仔细翻阅。半晌,他长叹一声:\"子敕,你可知这将改变多少人的命运?\"

\"秦宓只知,战火可毁城池,却毁不了人心。教化之功,虽慢,却可长治久安。\"

这番话最终改变了诸葛亮的决策。

当《南中志》随着蜀汉使者传入孟获营帐时,那位剽悍的酋长指着书中对祝融夫人的记载惊叹:\"汉人竟知我族女将能驭火?\"

建兴四年,秦宓的病情愈发沉重。

秋雨连绵不绝,打在窗棂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

他躺在病榻上,望着窗外被雨水打落的芙蓉花瓣,眼神渐渐黯淡。

刘禅派来的太医正在煎药,药香弥漫整个房间。

秦宓突然挣扎着要起身:\"扶我起来......我要写完......\"

家人连忙将他扶起,把案上竹简递到他手中。

秦宓颤抖着拿起笔,墨迹在竹简上晕染:\"岷山之雪化锦江,锦江之水养......\"

话还没有说完,那支笔就像是失去了支撑一般,从他的手中滑落。

仿佛是他的生命也随着这支笔的掉落而终结。

这位一代鸿儒,就这样在瞬间溘然长逝,他的身体缓缓地向后倾斜,最终倒在了地上。

他的手中还紧握着那卷竹简,仿佛这是他生命中最后的牵挂。

然而,就在他倒下的瞬间,那卷竹简也从他的手中滑落,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它像一片羽毛一样,轻轻地飘落在了那片盛开的芙蓉花瓣上。

芙蓉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为这位逝去的鸿儒默哀。

那卷竹简在花瓣上缓缓展开,露出了里面密密麻麻的文字。

这些文字,是他一生的心血,也是他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

诸葛亮亲书挽联:\"文通天地,德润巴蜀\"。

成都百姓自发将芙蓉花瓣撒入锦江,整条江水竟三日染成赤色。

有人说,那是秦宓的文魂融入了锦江;也有人说,那是蜀地百姓的眼泪。

百年后,陆游游历蜀地,在旧书肆偶得残卷。

泛黄的竹简上,依稀可见:\"锦江之源,始于人心之善\"。诗人抚卷长叹:\"此乃秦宓先生毕生心血也!\"

夜幕降临,浣花溪的水波依旧荡漾,仿佛还能看见那个布衣文士临江而立,手中竹简被江风掀起,墨香与芙蓉花香融为一体,化作千年不散的蜀地文魂。

而他留下的文字,如同锦江之水,流淌在巴蜀大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沙雕小福宝四仰八叉

金金二小姐

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

土豆勇者

综影视之作精在线崩剧情

岚家老二

玄幻之一念花开

青衫老祖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

庄小贤

升仙大道传

绿叶小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