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高城峰],大话灵山,闲石人生,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真正的危机始于紫微宫的一次朝会。当玉帝提及\"灵山百姓安居乐业\"时,左班丞相太白金星忽然出列:\"陛下,高城仙长虽有功绩,却擅自改变地脉走向,已触怒五方五帝。今西方白帝已遣使来告,称江南金气受损,恐引发连锁灾劫。\"此言一出,殿中哗然,原本支持高城的仙人也纷纷沉默。
天庭的敕令在中秋夜降临。十二名金甲天兵踏月而来,为首的天猷元帅手持\"谪仙令\",声如滚雷:\"高城听令!尔擅自干预人间劫数,触犯天条第三十七款,着即卸去法身,回天庭听候发落!\"峰顶的茅屋内,高城正为百姓推算来年农时,闻言却只是一笑:\"我早知会有此劫,只是这灵山百姓......\"
他望向山下闪烁的灯火,眼中满是不舍。自下凡来,他已将自己的灵脉与灵山地脉相连,若强行离开,刚恢复的地脉必将再次崩乱。\"能否容我三日时间,安排善后之事?\"高城抱拳恳请,却遭天猷元帅冷笑拒绝:\"莫非你想借机逃脱?天兵听令,即刻拿人!\"
五、山河为证:石破天惊的守护之战
第一场交锋在峰顶展开。天猷元帅挥剑劈出五道雷火,却见高城轻挥衣袖,将攻击引向一旁的巨石,炸出的火星竟在石面烧出\"护民\"二字。\"你这是抗旨!\"天兵们怒吼着合围,高城却不慌不忙,足尖轻点便跃上悬崖,指尖划过岩壁,赭红色纹理突然活了过来,化作无数藤蔓缠住天兵的腿脚。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堪称\"仙凡斗法的奇观\"。据后世山民传说,当夜高城峰忽明忽暗,忽而被金光笼罩,忽而腾起青色烟霭,兵器相击之声如万马奔腾,惊得鸟兽皆不敢出声。仙人施展\"移山倒海\"之术,竟将相邻的天梯峰云雾引来,化作迷阵困住天兵;又以\"五雷正法\"在峰顶布下结界,任雷火轰击却岿然不动。
天猷元帅见久攻不下,祭出杀手锏\"天罡三十六阵\",顿时天昏地暗,无数利刃从四面八方袭来。高城深知不能再拖延,他咬破指尖,血珠滴在玉匣上,刹那间星图浮现,整个灵山的山川突然发出共鸣——那些被他救治过的草木、河流、甚至岩石,都在输送着微弱却坚定的力量。
\"天地万物,皆有灵识。\"高城的声音回荡在群峰之间,\"我守护的不是天庭的威严,而是这方土地的生机。\"话音未落,峰顶的石像突然发出微光,那是他与灵山地脉融合的印记。最终一击时,他张开双臂迎向最强的雷火,衣袍破碎却岿然不倒,宛如一座新的山峰矗立在云端。
六、化身永恒:石像怀中的千年光阴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峰顶时,战斗已然结束。十二名天兵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天猷元帅的佩剑断成两截,而高城仙人已化作一尊石像,面朝灵泉村方向盘坐,右手虚抬似在施法,左掌摊开托着那方玉匣。石像表面泛着温润的光泽,细看之下,竟能发现石纹中流动着细小的光带,如同血脉般生生不息。
百姓们在清晨登山时,看到的便是这样的景象。年逾八旬的老族长颤抖着跪下:\"仙人用自己的法身镇住了地脉啊!\"他指着石像脚下的深潭,原本清澈的水面此刻倒映着星图,每一颗星星都对应着灵山的某处村落——那是高城在最后时刻,将自己的灵识融入了整个山脉。
岁月在石像前流淌,护民祠渐渐变成了香火旺盛的道观,玉匣中的星图被拓印在石碑上,成为灵山百姓春耕秋收的指引。不知何时起,石像怀中的玉匣里开始生长出一种奇花:花瓣呈七色,每逢干旱便会自动凝结露珠,百姓们称之为\"仙人泪\"。
现代的登山者总会在石像前驻足。有人发现,石像的面容会随着光线变化而细微改变,有时像在微笑,有时又似在沉思。2019年,地质学家在峰顶检测到异常的地磁场,仪器显示此处的岩层中含有罕见的\"灵玉\"成分,能持续释放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或许就是传说中\"仙人神力\"的科学解释。
七、云深之处:传说与现实的永恒共振
站在2025年的高城峰顶,秀秀已是鬓角微白的教师。她指着远处的石像,向学生们讲述那个古老的传说:\"高城仙人并没有离开,他化作了灵山的一部分,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我们。\"山风掠过,石像袖间的铜铃忽然轻响,仿佛在回应她的话语。
近年的文物普查中,护民祠遗址出土了一块宋代石碑,碑文清晰记载了\"高城仙长降雨救民,化像护山\"的事迹,与民间传说高度吻合。更令人称奇的是,每当灵山遭遇强台风或山体滑坡,高城峰周边的村落总会神奇地避开灾害,仿佛真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拨云驱雾。
暮色中,有人看见一位青衫男子的身影在石像旁闪过,待走近却只剩山雾缭绕。这样的\"目击事件\"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成为高城峰最动人的注脚——传说从未远去,它早已融入灵山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成为这片土地的精神图腾。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峰顶的石像在夜色中渐渐与星空融为一体。或许,真正的守护从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奇迹,而是像高城仙人那样,将自己的初心化作永恒的星光,默默照亮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