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设棚户区,缫丝厂
我爱左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1章 设棚户区,缫丝厂,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我爱左轮,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胡湘离开威海卫。
在威海,胡湘没有视察地方,也是因为威海目前不是重点发展的区域,因此城镇经济并不突出,除了港口,这里其它条件不突出,矿产资源也不丰富,并且威海地形为丘陵地带,耕地多为坡地。
到了青岛,李堂,赵福向胡湘一通抱怨。
青岛港的自由政策,吸引来的人口越来越多了,现在天气暖和了,很多流民就在大街上铺把干草当自己铺盖。
一些人更是随地大小便。
严重影响了街道的卫生。
还经常和巡街衙役发生冲突。
胡湘思考了一下,建议道:“这些穷人也买不起土地,更买不起房子,我看不如官府划出块地方,让他们自己搭建个窝棚,归他们所有,”
赵福惊讶道:“白给他们!”
“嗯,白给,青岛港,以后要挣富人的钱,”
“那就在水闸北划出一百亩,给他们吧,”
“一百亩太小了,划五百亩出来,”
青岛港挖了条排水渠,还建了道水闸,这样可以蓄水,不然水哗啦都流光,蓄的水用于浇灌树木,洗衣服。
在水闸北有大片的未开发土地。
“五百亩!是不是太大了,”
“不大,一亩容纳十人,才五千人,以后那一片都要作为预留区域,”
“十个人,穷人有个窝棚就能挤下十几人,”
对于赵福话,胡湘不同意,说道:“那样不行的,要严格控制居住密度,人拥挤多了,容易爆发传染病,造船厂的废木板,要低价给他们提供些,”
“他们肯舍得花钱!船厂的废木板,哪天不被人偷,都是他们偷的,”
“买不起,不得偷吗!”胡湘说道,“我建议官府在闸北设处粥铺。”
“还设粥铺!那他们还不成了懒汉,”
“嗯!设粥铺,不要担心人偷懒,坐其享成,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青岛港,”胡湘说道,“又不是什么好饭,吃惯米饭的宋国人,高粱粥对他们来说,比猪食都难吃,”
虽然棚户区是现代社会毒瘤,但胡湘还想打造出个。
棚户房子建造成本极其低廉,而且是流民自发搭建,虽然有各种安全隐患,但它在城市吸纳人口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
不过让胡湘,没有想到的是。
闸北棚户区,确实吸纳了十多万人口。
但也滋生了地下黑帮结派的社会。
据说着名道上人物马用贞,刘花强,宋老虎,丁棍,陈好南,乌鸦,豁牙驹,杜月生,乔五,许闻强,丁梨等等很多道上大哥,都是从闸北走出去的。
而且被官府打击一批,不长时间又窜起一伙亡命徒。
胡湘又问了在青岛港的扶桑人,有多少。
赵福说一万余人。
又补充道:“东条英雄说了,来的人都是谋生干活的苦力,我也查看了,不像士兵,”
李堂说道:“我还派了些衙役,每天监视着他们,”
“以后要加强海关检查,不能有火器,尤其是手枪,发现了一定要重罚,”胡湘叮嘱道。
李堂说道:“湘哥,到了几艘装石油船,石油比煤炭都难以运输,”
“石油是液体,是不好盛放,已经让铁桶厂制作大铁桶了,”
“湘哥,要是用铁桶装石油,那船去的时候,就只能拉着空桶了,”赵福说道。
“船不用铁桶,要设计种适合运输石油的船,分多个船舱,船舱用铁板密封,既能容纳石油,又能容纳别的货物,”
“放别的货物,那清洗船舱油污,可是麻烦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