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京城风云:猜忌涣然冰释
花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7章 京城风云:猜忌涣然冰释,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花槿,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37章 京城风云:猜忌涣然冰释
京城风云:猜忌涣然冰释
乞丐的话戛然而止,一双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萧景川,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却见萧景川依旧神色平静地坐在那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城外…来了…圣旨!”乞丐哆哆嗦嗦地吐出最后几个字,然后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众人顿时一片哗然,圣旨?怎么会突然有圣旨?难道是……
萧景川心中一凛,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茶杯,指关节隐隐泛白。
果然,下一刻,茶馆外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一群身穿盔甲的士兵鱼贯而入,为首一人手捧圣旨,高声宣道:“萧景川接旨!”
萧景川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走到士兵面前,恭恭敬敬地跪下:“臣萧景川接旨。”
士兵展开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萧景川治海有功,着即刻进京面圣,钦此!”
圣旨念完,周围顿时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萧景川接过圣旨,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进京面圣?
这分明是鸿门宴!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周围那些“尾巴”,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看来,有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置他于死地了。
一路之上,萧景川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终于,他抵达了京城。
皇宫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却处处透着一股森严的气息。
萧景川被带到御书房外等候,周围的侍卫一个个面色冷峻,目光如炬,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萧景川的心也越来越沉。
他知道,这场风暴,即将到来。
“宣萧景川觐见!”
随着一声高呼,萧景川迈步走进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
皇帝高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目光如刀锋般锐利。
下方,一众朝臣分列两旁,神色各异。
“萧景川,你可知罪?”皇帝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萧景川抬起头,迎着皇帝的目光,不卑不亢地回答道:“臣不知何罪之有。”
“大胆!你挪用海防资金,中饱私囊,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一个官员站出来,指着萧景川的鼻子厉声喝道。
萧景川冷笑一声,说道:“证据?不知大人所说的证据是何物?”
那官员冷哼一声,从袖中掏出一叠文书,说道:“这些就是证据!”
萧景川接过文书,仔细翻阅了一遍,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
“就凭这些伪造的文书,就想陷害本官?未免也太小儿科了吧!”
“你……”那官员顿时语塞,脸色涨得通红。
“皇上,臣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萧景川转身面向皇帝,朗声说道。
“哦?什么证据?”皇帝饶有兴趣地问道。
萧景川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呈了上去,“这是……”
他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报!沿海渔民联名上书,为萧大人鸣冤!”
一个侍卫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高声禀报道。
皇帝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让他们进来!”
御书房内,空气仿佛被凝固,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萧景川身上。
就在这时,殿外的喧哗声打破了沉闷的气氛。
“报!沿海渔民联名上书,为萧大人鸣冤!”侍卫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惊得众人目瞪口呆。
皇帝眉头微挑,示意侍卫将人带进来。
不多时,一群渔民鱼贯而入,为首的是一个头发斑白的老者,他手捧一份请愿书,颤巍巍地走上前,跪倒在地。
“启禀陛下,我们是沿海渔民,受萧大人恩惠无数。他为我们治理海域,驱逐海盗,修建堤坝,保我等平安度日。如今,竟有人恶意中伤,我们实在无法坐视不理,特来为萧大人鸣冤!”老者的嗓音虽然苍老,但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渔民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请皇上明察!萧大人清白如玉,绝无贪污!”声音如潮水般涌来,震得御书房的墙壁似乎都在颤抖。
萧景川心中一阵感动,目光扫过渔民们坚定的面孔,然而,心中仍有一股压抑感挥之不去。
他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朝中的那些势力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果然,就在渔民们请愿的同时,一旁的官员中传来阵阵不满的低语。
有人甚至在窃窃私语,脸上带着鄙夷和不屑。
陈海军将领
“哼,一两个渔民的请愿能说明什么?!”张贪官站了出来,神色阴沉,“皇上,不可听信一面之词,萧大人挪用海防资金之事,证据确凿,不可辩驳!”
萧景川目光一凛,心中暗自思量。
朝中的猜忌与对立,让他感到心力交瘁,压抑感几乎将他吞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