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国际通用的做法
狮城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5章 国际通用的做法,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狮城布衣,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死寂,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喧哗声。
记者们疯狂地举着手,闪光灯此起彼伏,所有人都想第一个提问。
“安静!”沈良的声音压过了嘈杂声,“我知道大家有很多疑问,但我只回答三个问题。”
一个德国记者抢先开口:“沈先生,华夏重工何时开始研发超音速客机的?为什么之前从未公布过这个项目?”
沈良淡淡一笑:“华夏重工的超音速客机项目启动于三年前。我们之所以保密,是因为我们不希望像某些公司那样,还没有成果就大肆宣传,炒作概念。我们更愿意用事实说话。”
台下传来一阵窃窃私语,不少人明白他这话是在暗指波音和空客近年来频繁发布的概念机计划。
一个英国记者紧接着问道:“您能透露这架原型机的具体性能参数吗?”
“最大速度马赫2.5,续航里程8000公里,载客量120人。”沈良报出的数字让现场再次陷入震惊。
这个性能指标已经超越了当前所有的超音速客机项目,甚至比协和号还要先进。
最后一个问题来自一个日本记者:“沈先生,您如何证明这不是华夏重工的营销噱头?”
沈良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
“营销噱头?”他冷笑道,“48小时后,你们就能看到答案。到时候,欢迎全世界的媒体和航空专家来现场观摩。我们会进行全程直播,让所有质疑声彻底闭嘴!”
说完,沈良转身离开了讲台,留下一群还想继续提问的记者。
新闻发布会的视频迅速在全球传播,各大媒体都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消息。
“华夏重工声称48小时后进行超音速客机飞行演示”
“中国航空工业的惊天豪赌”
“沈良:让质疑声彻底闭嘴”
与此同时,在航展的某个角落里,几个穿着西装的外国人正在紧急开会。
“该死的!这个沈良比我们想象的更难对付!”一个金发碧眼的中年男子狠狠拍着桌子,“现在怎么办?”
“冷静,马克。”另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子摆摆手,“他说要进行飞行演示,但谁知道是真是假?说不定就是在虚张声势。”
“可万一是真的呢?”马克焦急地说道,“如果华夏重工真的有超音速客机,那我们多年来的技术优势就完全没了!”
“不会的。”眼镜男子推了推镜框,“超音速客机的技术壁垒极高,涉及材料科学、发动机技术、空气动力学等多个领域。即使是我们,也花了二十多年才勉强取得突破。中国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
“别忘了,这个沈良可不是普通人。”马克打断了他,“他从一个钢铁厂的技术员起家,一步步把华夏重工做到今天这个规模。我们已经在他手上吃过太多亏了!”
眼镜男子沉默了几秒钟,然后说道:“那我们就想办法阻止这次飞行演示。”
“怎么阻止?”
“很简单。”眼镜男子的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笑容,“联系我们在法国航空管理局的朋友,以安全为由禁止华夏重工的飞行演示。毕竟,一架未经充分验证的原型机在人口密集区飞行,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马克眼睛一亮:“好主意!这样既能阻止他们,又显得我们是为了公众安全着想。”
“不过,我们也要做两手准备。”眼镜男子继续说道,“万一他们真的飞起来了,我们也要有应对措施。”
“什么措施?”
“技术窃取。想办法弄到他们的技术资料,然后…”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而此时的沈良,正在酒店房间里紧张地协调着各项工作。
“海峰,国内那边怎么样了?”
“沈总,技术团队已经连夜赶工,新的展示部件预计明天下午就能到达巴黎。”
“好。小张,媒体那边联系得怎么样?”
“已经有三十多家国际媒体确认参加明天的飞行演示,包括cNN、bbc、法新社等主流媒体。”
“很好。”沈良点点头,然后拿起电话,“喂,老刘吗?是我,沈良。”
电话那头传来刘总工程师略显疲惫的声音:“沈总,您放心,我们的'鲲鹏'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明天的飞行演示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鲲鹏”是华夏重工超音速客机的代号,寓意着中国航空工业像传说中的神鸟一样,展翅高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