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我陪你疯一次
狮城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5章 我陪你疯一次,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狮城布衣,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出租车司机看了他一眼,说:“小伙子,你看起来很着急啊。”
沈良苦笑道:“是啊,我父亲在医院,公司又出了大问题。我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司机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加快了车速:“别担心,我们一定能赶到的。”
沈良感激地点点头,闭上眼睛靠在座位上。脑海中,父亲的病床和工厂的机器不断交替出现。
半小时后,出租车停在了工厂门口。沈良匆忙付了钱,跳下车冲进厂区。
车间里一片混乱,工人们围在坏掉的机床旁议论纷纷。陈明看到沈良,立刻跑了过来。
“沈工,您可算来了!”他急切地说,“客户代表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扬言要取消订单!”
沈良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走到机床旁,仔细检查了断裂的主轴。
“是材料问题。”他皱眉说,“这批进口主轴的质量有问题。”
陈明惊讶地看着他:“那现在怎么办?没有备用的了啊!”
沈良闭上眼睛,飞速思考着。突然,他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道光芒。
“我有个想法,”他说,“虽然有风险,但值得一试。”
他转身对工人们喊道:“大家听我说,我们现在就改造这台机床!”
工人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说:“沈工,您疯了吗?这可是进口的精密设备啊!”
沈良严肃地说:“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但相信我,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我们要用我们的技术,证明中国工人的实力!”
工人们听到沈良的话,脸上都露出了怀疑的神色。老师傅王建国摇摇头,走上前来。
“小沈,你这是要干什么?”王建国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满,“这台机床价值几百万,你说改就改?万一搞坏了,谁来负责?”
沈良看着王建国,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在他的记忆中,这位老师傅是个技术过硬的人,但思想保守,总是对新技术抱有怀疑态度。
“王师傅,我知道您担心什么。”沈良耐心地说,“但现在我们别无选择。客户的订单关系到整个厂子的生死存亡。”
王建国冷笑一声:“你一个刚来没多久的大学生,就敢对进口设备指手画脚?我干了三十年,都不敢说能随便改造这种精密机床!”
周围的工人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人附和道:“就是啊,沈工,您还是太年轻了。”
“万一搞砸了,我们这些老工人可承担不起责任。”
陈明看到气氛不对,连忙打圆场:“大家别争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就在这时,厂长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厂长刘志强快步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
“这就是我们的技术负责人沈良。”刘志强介绍道,然后转向沈良,“沈工,这位是德国客户的代表,施密特先生。”
施密特用蹩脚的中文说:“你们的机器坏了,我们很失望。如果今天不能解决,我们只能取消合作。”
刘志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这个订单对工厂来说太重要了,如果失去这个客户,工厂很可能面临倒闭的危险。
“沈工,您看…”刘志强的声音里带着恳求。
沈良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他想起了父亲病床上苍白的脸,想起了医院里的账单,想起了工人们家庭的生计。
“给我两个小时。”沈良坚定地说。
施密特皱眉:“两个小时?不可能,这种精密设备的维修至少需要一周时间,而且必须有原厂的技术支持。”
王建国也摇头:“小沈,你别逞强了。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沈良没有理会他们的质疑,而是走到机床旁,开始仔细观察断裂的主轴。在他的脑海中,未来四十年的技术发展历程如电影般闪过。他知道,这种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案。
“陈明,去库房拿一根直径50毫米的45号钢棒,还有车床刀具。”沈良开始下达指令。
“王师傅,麻烦您帮我准备焊接设备,氩弧焊机。”
王建国愣了一下:“你要干什么?”
“改造主轴传动系统。”沈良简洁地回答。
施密特听到翻译后,忍不住笑了:“用你们的土办法改造德国的精密机床?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沈良没有理会他的嘲笑,而是开始脱掉外套,挽起袖子。他的动作干净利落,眼神专注而坚定。
“各位,我知道你们觉得这很荒谬。”沈良一边检查设备一边说,“但是,技术的本质不在于它来自哪里,而在于它能否解决问题。”
他转身面对所有人:“我们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差,我们的技术也不比任何人差。今天,我要用事实证明这一点。”
王建国看着沈良的眼神,心中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年轻人身上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自信和坚定。
“好吧,”王建国叹了口气,“我陪你疯一次。但是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搞砸了…”
“搞砸了,所有责任我一个人承担。”沈良毫不犹豫地说。
就在这时,沈良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医院的号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