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专利壁垒
狮城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5章 专利壁垒,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狮城布衣,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些天他看着沈良带人捣鼓这些设备,总觉得这小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机械的理解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一周后,第一台改造完成的车床终于亮相了。
外表看上去还是那副破旧的模样,但启动后,原本的颤抖和噪音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这怎么可能?”老张摸着光滑如镜的工件表面,难以置信地说道,“就这破车床,居然能加工出这么好的表面?”
沈良笑而不语,转身去调试第二台设备。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那些高精度轴承不仅需要优秀的设备,还需要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而这些,都藏在他的脑子里。
就在这时,车间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沈良抬头一看,只见几个穿着笔挺西装的人正朝这边走来。
为首的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手里还拿着个皮包。
“听说你们在改造设备?”那人推了推眼镜,用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说道,“我是省机械研究所的专家,特意来看看。”
沈良的眼神微微一凝。
他记得这个人,是当年轴承项目最大的反对者之一。
看来,有些人已经等不及要来刁难了。
沈良不动声色地擦了擦手,不卑不亢地说:“欢迎专家指导。”
那专家也不客气,径直走到改造好的车床前,用手指蹭了蹭导轨,又摸了摸主轴。
“听说你们用废旧零件改装设备?这也太儿戏了吧。”
“怎么,你们厂就这么缺钱?连个新设备都买不起?”他身后一个年轻助手冷笑道。
车间里的工人们脸色都不太好看。老张更是攥紧了拳头,要不是沈良使了个眼色,他差点就要冲上去理论了。
“专家说得对,我们是穷。”沈良不慌不忙地说,“但穷人也有穷人的办法。不知道专家愿不愿意看看我们的加工效果?”
“行啊,那就让我开开眼。”专家推了推眼镜,一脸不屑。
沈良从工作台上拿起一根轴承内圈,递了过去。那专家接过来随意瞄了一眼,突然愣住了。他赶紧从包里掏出游标卡尺,仔细测量起来。
“这…这不可能!”专家的声音有些发颤,“偏差只有0.002毫米?就这台破车床?”
“不信的话,您可以再看看这个。”沈良又拿出一个轴承套,“这是刚才加工的,表面粗糙度Ra0.4。”
专家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种精度已经完全达到了进口设备的水平!而且还是用这种破破烂烂的改装设备做出来的!
“让我来试试。”专家突然说。
沈良点点头:“请。”
专家站到车床前,刚要启动,沈良突然出声提醒:“小心离心力。”
“我会不知道离心力?”专家不屑地说着,拉动了启动杆。
车床平稳运转,专家松了口气,刚要得意地看向沈良,突然感觉工件有些不对劲。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咔嚓”一声,工件直接飞了出去!
“砰!”工件重重砸在墙上,在水泥墙面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凹痕。
专家吓得脸色煞白,双腿发软。要是这工件砸在人身上…
“这台车床的主轴转速提升了30%,您大概还不太适应。”沈良淡淡地说,“要不要我教您怎么用?”
专家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最后憋出一句:“你…你这是违规改装!太危险了!我要去向上级反映!”
“随便。”沈良耸耸肩,“不过在您反映之前,要不要先看看这个?”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图纸,展开在工作台上。
专家凑过去一看,瞳孔猛地收缩。
那是一套完整的自动化轴承生产线设计图!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参数,都精确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最关键的是,这套设计完全规避了国外的专利壁垒,而且处处体现着惊人的创新…
“这个…这是你画的?”专家的语气明显软了下来。
沈良正要回答,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