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制度压境
爱跳的小袋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8章 制度压境,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爱跳的小袋鼠,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在此时,楚中市委突然向省委平台治理小组提交“缓执行申请”。
理由是:制度推进速度过快,当地基层平台准备不足,建议延后两月启动。
但不到一天,李一凡在省委会议上就作出强硬回应:
“楚中不是平台准备不足,是平台利益太多,不愿退出。”
“我们可以给时间改正,但不能给理由逃避。”
“制度一旦决定,就必须落地。”
赵建国听后点头表示:“楚中列为专项督查点,由李副书记亲自过问。”
——
当天深夜,李一凡召集政务系统密谈。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制度不能只是挂在墙上的‘改革’口号,而要成为干部选拔、平台准入、产业扶持的第一门槛。”
“今后再有哪个地方,平台和政府的合同是闭门签、不公开、不规范——我们就查人。”
“这场战,不是打平台,是打掉平台背后的那一套‘准官商结构’。”
“打到最后,留下来的,不是谁背景硬、资本大,而是谁愿意守规矩、能服务市场。”
——
四月底,潇湘省政府官网首页,出现一条不起眼的滚动消息:
“潇湘平台治理制度八地试点全部落地,全面进入第二阶段。”
而消息下方,悄然跟上一句更新:
“省委组织部与执行协调办已对首批制度适配干部启动跟踪考察。”
——
这一夜,潇湘,进入了一场静默的权力结构重塑之中。
这次,没有纸面文件的仪式感,没有下乡调研的摄影棚,也没有大字标题的高调发布。
但在每一个试点城市的干部心里,他们都知道:
李一凡,要的不是制度上墙,而是制度落地后,站出来的人,必须是新一代能真正跑起来的干部。
这,才是真正的“制度压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