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五年发展计划
胖的很显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9章 五年发展计划,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胖的很显眼,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永华起身谏言:“陛下,我朝正大兴海贸和商业,又与海外各国通商,对国家经济大有裨益。”
“不过,事关国计民生的商业,如盐铁、粮食等,应由国家控制,确保物价稳定。同时,鼓励民间商人参与商业活动,改善民生。但对于那些敢于出卖国家利益的奸商,必须严惩不贷,杀无赦!”
江南省长李时茂也说道:“陛下,江南乃商业繁华之地,臣愿带头推动商业发展。在江南设立商业特区,吸引各地商人前来经商,同时加强对商业的监管,确保市场秩序。”
朱慈炯微微点头:“好,海贸和商业发展,关系国家富强,此事就由户部和江南省共同负责,务必让我朝商业繁荣起来。”
“诸位爱卿务必谨记一点,自古以来都有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 之说,但亦有重农抑商的传统!”
“商业必须大力发展,商人、尤其是大商人必须严加管束,晋商八大家数典忘祖出卖国家的教训,必须谨记!”
“重农抑商之说中所谓的抑商,可不是抑制商业的发展,而是抑制不法商人出卖国家和压榨百姓。”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对于他们,但有不法,必严惩不贷;但凡有出卖国家之举,夷三族。”
朱慈炯杀气腾腾,众人心下凛然,再度忆起眼前这位爷的凶残,对于里通外国的汉奸,那真是杀到尸山血海也在所不惜呐。
北京破城之后,这位爷可是特意颁下必杀令,将以八大皇商为首的卖国晋商给“消除”了干干净净。
时至今日,国安部还有几支暗探奔走的华夏各地,逐一搜寻这些卖国贼的“九族”,务求斩草除根。
众人再度深刻理解了一点,烈武帝对汉奸的痛恨,甚至超出了对于建奴的痛恨,给他们安排的结局只有一个:九族消消乐。
经过一个小插曲,宋应星老院长接过了话头,所言内容颇为震撼,令众人兴致愈发高涨起来:
“陛下,工业乃强国之本,科学院改善了钢铁冶炼、钢铁产品制造、玻璃制造、水泥生产等工艺和配方,成本更低,产量质量更高,如此将大大增长大明的国力。”
“陛下一直挂念的棉纺和毛纺纺车,科学院历经两年的艰难摸索,已经顺利制造了出来,效果极好。”
“从此以后,大明依靠毛纺行业,利用草原的羊毛资源,制造优质毛织品,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可出口海外。”
“最紧要之处,大草原的经济命脉将被大明牢牢攥在手中,加上当今大明军队火器无敌,北方草原将再难成为大明的威胁。”
“棉纺行业的发展前景,那更是不得了,按照陛下所言,或许能够行销全天下,为大明攫取源源不断地利益。”
老院长的话语,激发出君臣的种种灵感,纷纷提出关于农业、商业、工业发展的奇思妙想......
历经十余日的商议,疲惫不堪的众人达成共识,大明朝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便隆重登场,开始在华夏大地或急或缓的推行。
土地改革让无数流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水利工程的修建让农田得到灌溉,良种的推广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新式教育将会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学堂,赤脚医生制度改善了百姓的医疗条件,加之鼓励生育的政策,大明的人口必将恢复增长。
海贸和商业的发展将让国家财富迅速积累,工业的进步让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大基建计划的实施,不仅能增加百姓的收入,更将使道路四通八达,如同铁链般,把草原、边疆与中原紧紧链接起来。
国计民生大事底定,朱慈炯望着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深知,道阻且长,须君臣一心, 才能保大明繁荣昌盛。
内事已决,朱慈炯便将之尽数委托给张煌言操持,把炽热乃至恐怖的目光,投向了华夏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