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章 人事安排,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大唐彦祖,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弘治皇帝和王越同时愣了一下,王越蹙眉道:“这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十年都未必能完成!”

朱厚炜道:“固守哈密也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这百年来我们几失几得,不也是在同化吗?百年都过来了,几十年又算的什么?”

“给哈密定好一条未来的路,才是大明朝当下亟需考虑的事不是吗?”

在保证哈密不失的情况下,用文化教化同化哈密的外邦民族,这个过程短期完成不了,如果想最快速的解决哈密之争,就如王越说的那样,只要大明恢复朝贡,准许吐鲁番人自由出入哈密就行了。

可问题是,谁能保证吐鲁番人不会趁机拿下哈密?这些外族的心思谁能掌控呢?

朱厚照激动的附和道:“弟!咱们兄弟两想出来的对策,果然非同凡响啊!”

弘治皇帝看了一眼自家大儿子,怎么什么时候你小子都能跟着沾光啊!

对大儿子的尿性,弘治皇帝熟稔于心,也没理会,他也在沉思朱厚炜提出这条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这种事终究不是拍脑门就能决定,还需要完善具体方针。

王越也懂规矩,知道这些高层决策就不是他能参与的了,于是借故告辞离去。

“弟,咱们先不要讨论西北事了,咱们来找父皇,不是询问哈密和南京吏部的人事安排么?”

“父皇,唐寅暂时还没办法在西北主持大局,西北该调谁去才能镇住这个场子呢?”

刚才王越也说了,哈密寸土不可失,寸步不能让!

西北关乎的东西太多,非但要选一名有能力且接触过兵事的人过去,还要让文官们同意,不然西北肯定又会变成定时炸弹,文官们会在背后捅娄子。

不过弘治皇帝莞尔一笑,人他早就选好了,总督陕西马政官杨一清。

杨一清是刘大夏举荐上来的,纯粹的士大夫出身,对宦官也持仇视态度,同时杨一清这些年在陕西一带参与过数次战争,也算是历练出来了。

王越退下后,给杨一清安排到西北,算是最好的人事调令了。

唯一麻烦的就是南京那边,京官素来不愿去南京,默认为养老的衙署,可杨廷和在南京做出的政绩是实打实的,这个时候放弃,等于将杨廷和的所有吏治成果否定。

“吏部右侍郎王鳌吧!”

朱厚照狐疑的道:“父皇,他会心甘情愿去么?”

如果他骨子里不愿去南京,那调他过去也做不出来什么政绩。

弘治皇帝笑道:“愿意也得去,不愿意也得去,南京那边做好了,给他调回来,做不好,就给他调下去便是!”

“愿不愿意去由不得他,做不做出政绩,他心里也有衡量,看他自己,真要尸位素餐,那就让他永不入京。”

朱厚照重重点头道:“好!父皇我明白了,明日我便下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喂到嘴里的软饭岂能不吃

喜欢斑鸠的安道

佛系辅助的荒星种田日常

向阳晒太阳

规则怪谈:贫道从不开挂!

爽文大咖

网游之我在游戏里封神

横梁的余化

暴打小丑,就你主持的百鬼夜行?

花灵

田园生活录

山海行客